不要跳进“先入为主”的坑
这天,赵鹏要到一家心仪的公司参加面试,所以他非常重视。公司和他约的时间是上午10∶00,因为他住得有点远,所以早上8∶30就出门了,谁知道路上竟然堵车了,他坐的公交车开得还没别人步行快,结果直到9∶40他才下车。
此时的他衬衫已经汗湿了一部分,可是他已经顾不上了。他下了车就开始跑起来,因为昨天刚下过雨,搞得他身上都是泥水。可是眼看着面试的时间就要到了,他也没时间换了,只好硬着头皮去参加面试。结果面试官面试他的时候看到他那个样子,印象马上就不好了,没问他几个问题就让他回去等消息了,最终他也没能等来这家公司的录取通知。
首因效应具体指的是个体在社会认知的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大脑的信息对以后的认知所产生的影响,也就是先入为主所带来的影响。虽然第一印象并不总是正确的,可它是最牢固、最鲜明的,而且影响着以后双方交往的进程。
因此,我们如果能在求职、招聘、交友等社交活动中很好地利用首因效应,给对方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就能为以后的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首因效应带给我们的影响不只是积极的,还有消极的一面。
比如,我们很容易以貌取人,只看到优点,而看不到缺点;因为对方的一两句豪言壮语或漂亮话而觉得对方不错,从而做出错误的判断等。
需要注意的是,首因效应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如《三国演义》中提到一开始凤雏庞统想帮孙权建功立业,可是孙权看到庞统长得不好看,心里看不上他,然后又看到庞统那样傲慢,就更加不高兴,于是找个理由打发了他。即使鲁肃苦苦相劝,他还是不能回心转意。
就连以知人善任而闻名的孙权都无法避免首因效应的负面影响,可见首因效应的影响有多么强大。那么,我们该如何克服首因效应的负面影响,不让自己掉入先入为主的陷阱呢?
避免先入为主,需要我们自身努力探索,在认识客观世界的同时也要对主观世界进行改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具备相对独立的观点、方法与立场。
在进行探索的过程中,不要害怕别人对自己的嘲笑与讽刺,那大多是出于偏见与误解。当所有人都和我们的看法不一样的时候,一定要坚持自己的看法,只有经过实践的验证才能弄清楚究竟谁是对的,不要过早地放弃自己的观点而迁就他人的想法。
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去独立体验、感受事物。当别人对某件事、某个人发表看法时,不要轻易发表意见,也不要顺从他人的态度,拒绝盲目做出判断。我们应该认真调查这件事,亲身接触这个人,这样才能在不受他人影响的情况下做出自己的判断,然后将自己的认识与别人的看法进行比较,从而发现彼此之间究竟是价值观不同,还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
此外,当我们初次遇到一个人的时候,千万不要凭着自己单纯的想法或浅显的印象而妄下结论,更不要因为对方所表现出的细节而影响自己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