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怀一颗感恩之心
江革是东汉时齐国临淄人,他很小丧父,对母亲非常孝顺。后来遭遇战乱,江革背着母亲逃难,路上几次遇到强盗想要杀死他,他都苦苦哀求说自己死不足惜,但可怜母亲年纪大了,没有人奉养。强盗看他如此孝顺,不忍心杀他。后来,他带着母亲迁居到了下邳(今天的徐州市邳州市),他在那里为他人做工,用赚来的钱供养母亲,而自己则连一双鞋都不舍得买。
东晋时有个大孝子叫吴猛,8岁的时候就懂得孝敬父母。那时候,他家里很穷,没有蚊帐,夏天时蚊虫叮咬让他的父亲翻来覆去睡不着。于是,吴猛整晚不睡觉,赤着上身坐在父亲的床边,任蚊虫叮咬自己而不驱赶,以免蚊虫离开自己的身体去打扰父亲。
上面这两个故事讲的都是为人子女者对父母的孝心,是他们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这其实就是一种感恩。感恩强调的是要感谢别人对我们的帮助并做出回报。中华民族很早就认识到了感恩的重要性,讲究“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同时也有“衔环结草,以恩报德”的古训。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个人最起码的道德素质,知道感恩的人懂得真善美,能够明辨是非。
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生活承受了太多的恩情,父母的养育、老师的传道授业、伴侣的长久陪伴、朋友的友情、陌生人的无私奉献、邻居的帮忙照顾、大自然的馈赠、社会提供的发展环境和良好机遇,等等。这一切都需要我们去感恩,只有人人都懂得感恩,这个世界才能变得更加和谐、文明、温馨。但是如果大家都不懂得感恩,就会让热心人寒了心,人与人之间也会逐渐变得冷漠。
因此,我们应该常怀一颗感恩之心,学会珍惜与尊重,并且从中认识到我们每个人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当一个人学会感恩时,就会对自己的现状心存感激,对别人为自己所付出的一切心怀感谢和敬意,变得更加快乐和满足,并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当一个人常怀感恩之心时,内心会变得平和。我们会明白没有任何人是理所当然为我们付出的,人生是我们自己的,只有我们可以对自己负责。面对任何人给予的帮助,我们都应该真诚地感谢,而且不要因为一时一事的得失就苛责抱怨、斤斤计较。
所以,我们强调要有感恩之心。感恩其实是很简单的,有时候只需要一句轻轻的问候、一个善意的微笑、一次举手之劳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