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对待别人的隐私

正确对待别人的隐私

上个月陶香香的公司来了一个新同事叫白景涛,刚开始大家都觉得这个新同事挺和善的,见人都会微笑着打招呼,所以很多同事都愿意和他亲近。可是等大家都熟了之后,却开始不喜欢他了,因为大家发现他是个自来熟,最让人受不了的是没聊几句他就喜欢刨根问底地探究人家的隐私。

比如,有个女同事年纪不小了还是单身,所以亲戚朋友经常给她安排相亲。既然是相亲当然会稍微打扮一下,可每当这个时候白景涛就会问人家你是不是又要去相亲,这次是个什么人,多大了,做什么工作之类的问题,根本不顾及女同事的感受。再如,如果单位有哪个同事被领导器重,他就会旁敲侧击地打听,想要看看人家是不是有什么背景。

他这样让人很不舒服,大家都不想理他,但又不想让他太下不来台,所以都只是淡淡地敷衍着他,因此他不知道很多同事都讨厌他。

直到有一次,他们部门的一个同事要请一个月假。请这么长时间的假,这位同事觉得给大家添麻烦了,所以就一脸愧疚地向大家道歉。别的同事都没多说什么,只有白景涛像吃了兴奋剂一样,追着那个同事问:“你一次请这么长时间的假是要干什么啊?”同事说家里有点事。结果他又问:“出了什么事要请这么久?”同事沉默着没说话

看到这种情况,旁边了解情况的同事就过来拉他,示意他不要再问了,可他还是不肯罢休。这时,要请假的同事突然大声地对他说:“你问这么多不烦吗?我家里有什么事关你屁事啊!”然后甩头就走了。

这个时候,那位了解情况的同事说请假同事的父亲因为心脏病去世了,他要回家去处理父亲的后事。听到这个消息,白景涛终于闭上了嘴,可是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同事愿意理他了。

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些不愿意与他人分享的秘密,这些秘密或许是伤感的,或许是开心的,我们只愿意自己私藏在心底,对我们来说这就是隐私。可是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些像白景涛那样的人不懂得这个道理,他们总是冒冒失失地想要闯进别人的心里,探究他人不愿意提及的隐私,让人非常厌烦。那么,我们在与人交往时该如何正确对待别人的隐私呢?

1.聊天时要谈适当的话题。我们与对方是什么样的关系就该谈什么样的话题,不要谈超出彼此关系的话题。此外,对方愿意讲给我们听的自然会讲,不愿意讲的我们就是问了对方也不会讲,所以我们千万不要问别人不想说的事,不要蓄意打听或刺探别人的秘密,这是很没礼貌的,而且对别人也是一种伤害。因为人们不愿意提及的大多是心中最隐晦的痛苦,如果我们非要追问无异于在伤口上撒盐。

此外,在日常交往中要做到以下几点:不要问对方的信仰;不要问个人的经历;不要问健康状况和家庭住址;不要问年龄;不要问婚恋情况;不要问收入状况。

2.要告诉自己知道别人的隐私其实并不是一件好事。当我们掌握了别人的秘密就要一直为对方保守秘密。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承受莫大的心理压力。如果有一天这个秘密被别人知道了,对方就会怀疑是我们泄露了秘密,这时候我们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嫌疑。

3.如果有人向我们诉说隐私,请用心对待,千万不要泄露对方的隐私。如果有人向我们诉说隐私,那就一定要用心对待,对方是因为相信我们才把隐私告诉我们。所以我们要尽量多给对方安慰或鼓励,有的时候甚至根本不需要做什么,只需要做一个安静的倾听者就可以了。听过之后就放在心里,不管有意还是无意,都不要泄露别人的隐私,更不要拿别人的隐私当作谈资,要对得起别人的信任。

4.无意间了解到别人的隐私时一定要第一时间解释清楚。当我们无意间接触或了解到别人的隐私时,一定要在第一时间解释自己是无意的,还要向当事人保证自己绝对不会将这些信息传播出去。

5.强化责任与信誉意识,为亲人、朋友保守秘密。责任可以保证隐私的安全,信誉则体现了对他人的忠诚,只有责任和信誉才能为我们的隐私构筑安全的防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