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疗的方法

◆手疗的方法

常用的手疗方法有三种:手部按摩法、手部针刺法和手部药疗法。

手部按摩法

手部按摩是指对手部一些固定的与身体内外脏器、组织有特异关系的穴位或全息反射区、敏感点,以特定的按摩刺激来调节相应的脏腑组织器官,达到治疗疾病和养生保健的目的。

手部按摩的基本方法有按法、点法、揉法、推法、掐法、捻法、摇法、拨法、擦法、摩法、拿法、捏法等12种。

1.按法

用拇指指尖或指腹垂直着力于手部穴位或反射区、敏感点上为按法。这种方法常用于手部各穴区,尤其多用于较平的穴区。此法常用于治疗各种慢性疾病、慢性疼痛及预防保健等。

按法

操作要领

操作时着力部位要紧贴手部表面,移动范围不可过大,用力由轻渐重,稳而持续,使刺激充分到达肌肉组织的深层,让患者有酸、麻、重、胀、走窜的感觉,持续数秒钟,渐渐放松,一按一松,如此反复操作。

注意事项

操作时要稳而持续,不可用力过猛,不能滑动。按压频率、力度要均匀,要加强刺激时,可用双手拇指重叠按压。对老年体弱或年龄较小的患者,力度一定要适宜。

本法常与揉法配合应用,称按揉法。

2.点法

点法是指用拇指指端、中指顶端,或小指外侧尖端加无名指、拇指固定,或屈拇指指间关节,或屈食指以近端指间关节等部位点压手部穴区。

点法

操作要领

点法一般用于骨缝处的穴位和要求比“按法”更为有力而区域又小的部位,多用于治疗急性疾病和急慢性痛证等。

点法较按法接触面积偏小,要求力度大,刺激性强。操作时要求点压准确有力,使刺激充分到达肌肉组织的深层,让患者有酸、麻、重、胀、走窜等感觉,持续数秒钟,逐渐放松,一点一松,如此反复操作。

注意事项

用力不可过猛,忌滑动,应持续有力,力量调节幅度宜大。对老年体弱或年龄较小的患者,力度须适宜。

本法常与按法配合使用,称为点按法。

3.揉法

揉法是指以手指螺纹面按于手部穴区上,腕部放松,以肘部为支点,前臂做主动摆动,带动腕部和掌指做轻柔和缓的旋转揉动,将力通过手指传到穴区部位。常用揉法有中指揉和拇指揉两种。揉法可用于表浅或开阔的穴区上,能起到调节补益的作用。可用于慢性疾病、虚证、劳损等病症的辅助治疗及养生保健,局部肿痛也可用,是针对老年人和婴幼儿患者的常用按摩法。

揉法

操作要领

动作要轻柔、和缓、协调而有节律,频率为每分钟120~160次,持续时间宜长。按逆时针方向揉动则补中有泻,按顺时针揉动则纯属补法,宜随症选择。

本法常与按法结合使用,称为按揉法。

4.推法

推法是手部按摩中最常用的方法。

推法

操作要领

用拇指指端或指腹着力于手部一定的部位进行单方向的直线推动称指推法。其要点是贴紧体表,用力要稳,速度要缓慢均匀,大约每分钟200次,多配合适量的介质,可用于手部各线状穴区。如果用双手拇指以某线状穴区的中点向两侧分推,称为分推法;如果用两手拇指指端或螺纹面自某线状穴区两端向中间推动合拢,称为合推法,又称“合法”;用多指及掌根、大小鱼际侧按指推法操作,统称为推法。推法运用于手部纵向长线实施,也可沿指向各侧施行。推法操作一段时间后转为擦法,可用于慢性疾病、劳损性疼痛、酸痛、虚寒证的辅助治疗及养生保健等。

注意事项

操作时,要求指掌紧贴在施术部位上,用力稳健,速度缓慢均匀。注意在同一层次上的推动。推法一般是按手部骨骼走向施行,这样用力可大可小,调节自如。

5.掐法

掐法是指用手指顶端甲缘重刺激手部特定穴区。一般多用拇指顶端及桡侧甲缘施力,先对准刺激点,再将力量集中于拇指顶端掐压。

掐法

适用范围

掐法刺激力最强,多用于掌指关节结合部及掌骨间缝部位。此法适用于急性疾病、痛证、重症、癫狂发作、神经衰弱等。

操作要领

掐法是一种强刺激手法,掐前要取准刺激点。掐法操作要逐渐用力,加大力度,至深透引起强反应时为止。掐至最深度时要维持半分钟,松后按揉局部半分钟,然后再进行一次操作。也可以快节奏掐动,掐动时间要短。

为了避免掐伤皮肤,可在重掐部位上覆盖一层薄布。掐后轻揉局部,以缓解不适之感。操作时切忌滑动,以防掐破皮肤。

本法常与按法、揉法及捻法结合或交替使用。

6.捻法

用拇指和食指的螺纹面相对成钳状,夹住手部一定的部位,一般是单指或两指相对做搓揉动作,称为捻法。

捻法

适用范围

捻法有活血、通络、止痛的作用,主要用于手指各部大小关节处,可用于慢性疾病、局部不适等的辅助治疗及保健等。

操作要领

捻法如果作用于丰厚宽大的部位,需降低频率、增加一定力度,可变成对指揉。所以,捻法既强调频率和作用部位,又要轻而不浮、重而不滞。

7.摇法

摇法也称摇转法,是指按摩者一手握住患者手部近端并固定,一手夹住远端,使手指、指关节、手腕部关节做被动均匀的环形摇转动作。

摇法

适用范围

摇法可以起到放松调理、灵活关节的作用。此法应用于手指指关节、手腕部关节部位,有保持并增强关节灵活性、防衰抗病的功能。此法适用于慢性疾病、老年性疾病、局部疼痛等的辅助治疗,以及手部保健。

操作要领

摇法一般为双手操作,一手固定,一手操作,这样能更好地达到操作方便自然、安全可靠的目的。操作中切忌突然单向用力。摇转幅度不可过大,要符合生理要求,以防损伤关节。为保护手部各关节,在摇转前宜先用拨法、捻法放松关节,再施行摇法操作,这样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

8.拨法

拨法是指按摩者一手固定于患者手部相应关节一端,一手牵拉另一端,做拉伸、牵引动作。拨法主要用于手指关节、手腕部关节。

拨法

适用范围

此法旨在放松关节,增加关节活动范围,具有保健强身、延缓衰老的作用。拨法适用于手指关节、掌指关节及腕关节的局部病症,老年人强身保健均可运用。

操作要领

拨法操作要求两手用力适度,速度要均匀,动作灵活和谐,不可强拉硬牵,沿关节连接纵轴线操作,不可偏斜发力,以免损伤关节或韧带。拨法不要强求关节间有弹响声,以免带来不良后果。

此法多与捻法、揉法等配合使用。

9.擦法

将单指或者大小鱼际及掌根部附着于手的一定部位上,紧贴皮肤进行往复快速的直线运动为擦法。

适用范围

擦法

擦法有很好的行气活血、通络散寒、养生补益的作用。坚持手掌部擦法,能起到补精益髓、防病抗病、延年防衰的作用。擦法适用于手掌、手指部,特别是手掌心部。凡慢性疾病、虚寒证、精神性疾病的辅助治疗及强身健体均可运用。

操作要领

操作时,腕关节应自然伸直,前臂与手近于水平,指擦时的指端可微微下按。以肩关节为支点,上臂主动带动指掌做往返直线运动,指擦时可视具体情况而定。擦法一定要着力,要轻而不浮、节奏迅速才能达到效果。要着力不滞,迅速往返,以出现温热感为佳。

擦法可以与多种手法配合应用。

10.摩法

以手掌面或食指、中指、无名指螺纹面附于手部一定的穴区上,用腕关节连同臂部摆动,在掌部穴区上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环形擦动称为摩法。摩法可作为重手法之后的放松调整之用。

摩法

适用范围

摩法与擦法有异曲同工之妙,也可以起到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的作用。摩法适用于手部相对开阔的部位。凡老年性疾病、慢性疾病、虚证、寒证等均可应用。

操作要领

摩法同研墨一样,围绕环自中心向周围逐渐放大,然后再回收,使中心及周围有温热感为佳。要求动作轻缓,速度均匀、协调,频率要快,也可以逐渐增加一些力度,以无碍频率为宜。摩法操作时要持续、均匀、迅速,不应重滞不均或者浮而不实,以免达不到治疗效果。

11.拿法

拿法是指用拇指、食指、中指,或拇指和其他四指相对用力,在手部一定的部位和穴位上进行有节律性的提捏。

适用范围

拿法适用于手部各穴区,可用于一切病症。

操作要领

操作时,用力要由轻到重,不可突然用力。动作要和缓而有连贯性。操作要持续,否则将影响治疗效果。

12.捏法

捏法常用于手部,常用三指捏。三指捏是指用拇指、食指、中指夹住手部某一部位的两个穴位,相对用力挤压的方法。

适用范围

捏法适用于手部各穴区,在手背部最为常用。此法可用于急症、痛证、重症等。

操作要领

在做相对挤压动作时,要有节律性,用力要由轻到重,逐渐加大,而且力度要均匀,不可用力过猛。

本法常与拿法结合使用。

除了以上方法外,还可以在手部第二掌骨桡侧面穴位群的某些特定穴位上进行按揉刺激,以治疗疾病。应用本法治疗时,患者手部肌肉要放松,虎口朝上,手呈握空拳状,食指尖与拇指尖相距约3厘米。按摩者一手托住患者的手,另一手用拇指按压穴位,使其产生酸、胀、重、麻等感觉,按时要略带揉的动作,每分钟大约150次,每次按揉3分钟。也可先用火柴棒按压,找到敏感痛点再按揉治疗。操作前要选准穴位,操作中手法要柔和,压力宜垂直深透,避免损伤皮肤。

手部针刺法

操作要领

患者的手自然微屈,然后进行常规消毒,用1寸毫针,利用一定的手法刺激。针刺手背穴位时,向手掌面直刺,刺入靠近骨膜处,但不刺入骨膜。针刺手掌穴位时,从手掌向手背直刺,进针深度一般为0.3~0.5寸。

注意事项

术前取穴尽量准确,可遵《黄帝内经·灵枢》之旨,左病取右,右病取左,两侧病痛同时取两手。取穴要少而精,一般每次只取1~2穴。手法可重些。

手部经穴、奇穴针刺也可参照此法或参考专业针灸书的一般要求。

手部药疗法

手部药疗属于药物外治法的局部用药。根据用药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手部熏洗法(或称手浴法)、手部握药法和手穴贴敷法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