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部治疗

◆手部治疗

手部按摩法

取穴:下痢点、肠区、肾穴。

操作:治疗部位常规消毒后,按操作常规,持续地压揉下痢点、肠区和肾穴2~3天,便可缓解症状。数天后,粪便就会恢复正常。饮酒所致腹泻,揉压上述穴位可解除。每日1次,中病即止。适用于腹泻。一般1~3个疗程即可痊愈,若早晨腹泻,即按揉下痢点,效佳。

取穴:三间、合谷、肾穴、腰腹穴、下腹穴、胃脾穴等。

操作:治疗部位常规消毒后,按操作常规,按揉三间、合谷两穴各50次,掐按肾穴、腰腹穴、下腹穴、胃脾穴各300次,每日按摩1~2次,10天为一疗程。适用于腹泻。

取穴:胸点、胃肠点、胸腹区、三间、腹泻点、大骨空、胃脾穴、胃区、消化道区、肠区、肛门区、肝区、肾穴。

操作:治疗部位常规消毒后,按操作常规,点揉胃区、消化道区、肠区、肛门区、肝区;按揉胸点、胃肠点、三间、腹泻点、大骨空、胃脾穴;掐点肾穴。每日按摩1次,10次为一疗程。适用于腹泻。

手部穴位分布图

手部针刺法

取穴:三间、合谷。

操作:治疗部位常规消毒后,用毫针对准所选穴位刺入,用强刺激,得气后留针15~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适用于急慢性肠炎。

取穴:脾点、大肠点、腹泻点。

操作:治疗部位常规消毒后,用毫针对准所选穴位刺入,急性用强刺激,慢性用中刺激,得气后留针15~3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适用于急慢性肠炎(泄泻)。

手部药疗法

吴茱萸汤

材料:吴茱萸30克,米壳、肉豆蔻、桂枝、木香、陈皮各20克。

操作:每日1剂。上述药物加清水适量,水煎取汁,将药汁倒入盆内,趁热熏洗双手,待温时浸泡双手。每日2次,每次20~30分钟,10次为一疗程。适用于各种腹泻,尤以寒性、慢性腹泻疗效好。

本方功能温中止泻,还可用葛根50克,白扁豆、车前草各150克,如上煎熬取汁以治湿热型泄泻。

贴敷方

材料:①苦参、苍术各适量(热重者以3∶1配伍,湿重者以1∶3配伍,湿热并重者,两药等份)。②吴茱萸30克,白芥子60克。

操作:上面两方,随症选用。上述药物共研细末,储瓶中备用。用时每取本散5~10克,以米醋适量调和成稀糊状,外敷于双手心劳宫穴。方①每4~12小时换药1次,症状缓解后则改为每日换药1次。方②则外敷于手一侧手心(男左女右),每日换药1次。两方均5天为一疗程,可连用1~2个疗程。适用于泄泻(湿热型用方①,虚寒型用方②)。

慢性肠炎患者饮食建议

慢性肠炎患者首先应该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低脂、少纤维的食物,包括细挂面、烩面片、馄饨、嫩菜叶、鱼、虾、蛋及豆类制品等;排气、肠鸣过强时,要少吃土豆、红薯、白萝卜、南瓜、牛奶、黄豆等易产气发酵的食物;慢性肠炎患者如有脱水现象,为了补充水、盐和维生素,可喝些淡盐开水、菜汤、米汤、果汁、米粥等;不吃生冷、坚硬及变质食物,不喝酒,不吃辛辣刺激性强的调味品;苹果含有鞣酸及果酸成分,有收敛止泻作用,慢性肠炎患者可经常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