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部治疗
手部按摩法
取穴:列缺、合谷、曲池、后溪、神门及全息穴的头穴、颈肩穴。
操作:治疗部位常规消毒后,按操作常规,拿捏或按揉列缺、合谷、曲池、后溪、神门等穴各100次,向掌心方向按掐头穴、颈肩穴各300次。每日1次。这个方法对于慢性高血压之头痛、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感冒头痛及一些原因不明的头痛有较好的疗效。
取穴:大陵及头痛点、头顶点、心穴。
操作:治疗部位常规消毒后,按操作常规,对上述所选穴位进行按、揉、点、掐等按摩操作。每日或隔日1次,每次20~30分钟,5~10次为一疗程。
取穴:鱼际、合谷、阳溪、少泽、前谷、后溪、全头点(前头点、头顶点、偏头点、后头点)、脑区、关冲、头穴、肾区。
操作:治疗部位常规消毒后,按操作常规,摩热双手,点按鱼际、肾区,揉按合谷穴、阳溪穴、少泽穴、前谷穴、后溪穴、全头点、脑区、关冲穴、头穴。头痛可根据疼痛部位不同点按不同的相关穴、区、点,各30~50次。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手部针刺法
取穴:①前头点、头顶点,配印堂;②偏头点、后头点、曲池或太阳。
操作:上面二法,随症选用。前头痛、头顶痛取①法;后头痛、偏头痛取②法。前后头痛,取①②法。治疗部位常规消毒后,用1寸毫针对准所选穴位刺入,用强刺激法捻转,留针15~20分钟,间断捻转。每日或隔日1次,7~10次为一疗程。
取穴:头顶点、后头点、后合谷、下都、虎口。
操作:治疗部位常规消毒后,用1寸毫针对准所选穴位刺入,用强刺激泻法捻转,留针20分钟,捻转2~3次。每日或隔日1次,5~10次为一疗程。
手部药疗法
白砒丸
材料:白砒、藤黄、斑蝥、红娘子各等份。
操作:上述药物共研细末,加水制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药丸。用时取一丸放膏药中间,另合一张膏药,用针刺数孔,贴太阳穴、列缺穴上,以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5次为一疗程。
手部穴位分布图
芎芷手浴汤
材料:川芎、白芷各30克,薄荷、全蝎各10克,蜈蚣3条,生石膏50克,细辛5克。
操作:上述药物加清水1500毫升煎沸后,将药汁倒入盆中,趁热熏洗双手,先熏后泡浴。每日2~3次,每次15~30分钟,10次为一疗程。
本方具有疏风清热、通络化瘀的功效。
头痛丸
材料:白芷50克,细辛10克,藁本15克,冰片3克。
操作:上述药物共研细末,备用。用时每取本散30~50克,用葱白汁调和为丸,如梧桐子大小,每手劳宫穴各放一丸握之,或加敷合谷穴。每日换药1次,10次为一疗程。
本方具有疏风散寒、通络止痛的功效。
晚上洗头易患头痛
因为白天工作,人们通常在晚归之后疲劳不堪,人体抗御病痛的能力降低。晚上洗头,又没有擦干,使水分滞留于头皮,长期如此易导致气滞血瘀,经络阻闭,郁疾成患。如在冬天,寒湿交加,更为患。刚开始,头皮局部有滞胀麻木感,伴绵绵隐痛,或在洗头后第二天清晨头痛发麻,且易感冒。建议改变晚上洗头的习惯,实在要洗,洗后也要擦干,或用吹风机吹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