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部治疗

第十七章 五官科病症

近视

近视是指以视近物正常、视远物模糊不清为特征的眼病。在中医学上属于“能近怯远症”“近觑”的范畴,是临床常见病,因眼的调节功能失常所致。

近视可由先天遗传因素所致,但绝大多数是后天所造成,比如灯光照明不良、躺卧看书、用眼过度,都能使眼外肌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虹膜逐渐延伸,从而导致眼球加长,产生近视。其中300度以下的称为轻度近视,300度以上、600度以下的称为中度近视,600度以上的称为高度近视。

◆症状

该病的主要症状为视远物不清、视近物正常,多发于青少年。

◆手部反映

在手掌上出现几条短而弱的竖线;无名指下3线上有一个小岛纹符号,2线中央有一个小岛纹(图1),均提示近视或近视神经障碍。

若无名指下方的竖线上有一个小岛纹符号(图2),则提示近视眼。无名指下,3线上有一个横“8”字纹符号,提示高度近视。

图1

图2

病象链接

颈部动脉异常,则提示患急性眼疾信号,应积极去医院检查诊治。

◆手部治疗

手部按摩法

取穴:眼点、肝点、肾经、中冲、少冲、合谷。

操作:治疗部位常规消毒后,按操作常规,按揉左右眼点、肝点;推揉肾经;指揉中冲穴、少冲穴、合谷穴。每日按摩1次,每次按摩20~30分钟,10次为一疗程。适用于假性近视。

患有假性近视的人,手腕大都会出现紧张硬化的状态,所以必须全身放松,摇摆或弯曲手腕和足踝,或者做回转运动,能消除这些症状。按摩食指和中指,并充分加压和揉搓,对于治疗假性近视有很大的功效。

取穴:手掌正中线、眼区、肾区、肝区、二间、大骨空、小骨空、头穴。

操作:治疗部位常规消毒后,按操作常规,擦手掌正中线;点揉眼区、肾区、肝区;点掐二间、大骨空、小骨空、头穴。操作时患者闭目,眼球上下左右转动。每日按摩1次,每次20~30分钟,10次为一疗程。

取穴:合谷、神门、内关、少泽、后溪及全息穴的头穴。

操作:治疗部位常规消毒后,按操作常规,点按合谷、神门、内关、少泽、后溪、头穴等穴各200~300次,每日或隔日按摩1次,10次为一疗程。

取穴:劳宫、肝点、腕骨。

操作:治疗部位常规消毒后,按操作常规,以劳宫穴为中心,持续轻揉劳宫穴、肝点、腕骨穴。每日按摩1次,每次20~30分钟。适用于假性近视。必须长期坚持按摩才能见效。

手部穴位分布图

手部针刺法

取穴:合谷、二间、大骨空。

操作:治疗部位常规消毒后,用毫针对准所选穴位刺入,用轻刺激,留针5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取穴:眼点、肝点。

操作:治疗部位常规消毒后,用毫针对准肝点直刺0.2寸,眼点直刺0.3~0.5寸,手法宜轻速,留针5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手部药疗法

糯稻根汤

材料:桑葚、黄芪各15克,枸杞子、青葙子各18克,远志、红花、石菖蒲、覆盆子各12克,五味子21克,糯稻根30克,升麻、桑叶各9克。

操作:每日1剂。上述药物加清水适量浸泡10分钟后,头煎取汁400毫升,一半日服2次,一半置药杯中熏目洗眼。二、三煎各取汁1000~1500毫升,倒入盆中盖住,待温时浸泡双手。每日2次,每次30分钟,10次为一疗程。

本方有滋补肝肾、活血通窍、升阳益气的功效。

三脑明目膏

材料:生地黄60克,天门冬、杭菊花各30克,枳壳45克,薄荷脑、樟脑各3克,冰片1.5克。

操作:先将前四味药共研细末,再入后三味药同研和匀,储瓶中备用,勿泄气。用时每取药末16克,以白蜜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于双手心劳宫穴和太阳穴上,上盖敷料,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10次为一疗程。适用于各类近视。

本方有凉血解毒、芳香通窍、理气明目的功效。还可以用黄麻、防己、荆芥各6克,桂枝9克,川芎15克,防风2克,附子4克,葱白适量,先将前七味药共研细末,入葱白捣烂调和,握于手心,令使汗出,每日1次。以此治后天近视,效果甚佳。

多吃香蕉防止眼睛干涩

在电脑前工作太久常会觉得眼睛干涩、疼痛。如果在工作时身边带几根香蕉,则可大大缓解这一症状。香蕉中的钾可帮助人体排出多余的盐分,让身体达到钾钠平衡,缓解眼睛的不适症状。

此外,香蕉中含有大量的β-胡萝卜素,当人体缺乏这种物质时,眼睛就会变得疼痛、干涩、眼珠无光、失水少神,多吃香蕉不仅可减轻这些症状,还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眼睛疲劳,避免眼睛过早衰老。

耳鸣、耳聋

耳鸣、耳聋都是听觉功能紊乱的症状。前者是指在安静的环境中,患者耳内有不同的声响,如蝉声或潮水声,可单独出现,也可与耳聋兼并出现;后者指听觉系统的感音功能异常而导致的听觉障碍,多由耳鸣发展而来。

耳鸣、耳聋的发生,主要是由听觉的传导器、感音器、听神经传导通路的障碍,或是耳部患疾所导致。其根本原因还是在肝胆和肾。

◆症状

耳鸣的症状是耳内有蝉鸣、吹风、涨潮等声音。轻者听音不真,重者失聪。

◆手部反映

若2线末端上方有一短平行线(图1),提示耳鸣。若小指下3线上有一小岛纹(图2),提示耳鸣。

图1

图2

◆手部治疗

手部按摩法

取穴:耳区、肾穴、关冲、合谷。

操作:治疗部位常规消毒后,按操作常规,捏揉耳区;掐揉肾穴、关冲穴、合谷穴。每日按摩1次,每次20~30分钟,7次为一疗程。适用于耳鸣、耳痛、耳聋。

取穴:咽区、耳区、肺区、肠胃区、商阳、合谷、阳溪、后溪、腕骨、阳谷、中渚、阳池、前谷。

操作:治疗部位常规消毒后,按操作常规,点按咽区、耳区、肺区、肠胃区;捻掐中指、无名指;掐揉商阳、合谷、阳溪、后溪、腕骨、阳谷、中渚、阳池等穴。每日按摩1次,每次30分钟,7次为一疗程。适用于耳鸣、耳聋。

手部穴位分布图

手部针刺法

取穴:液门、中渚、内关、外关、阳溪、后溪、腕骨。

操作:治疗部位常规消毒后,用毫针对准所选穴位直刺0.3~0.5寸,用中等强度刺激,得气后留针30分钟。每次取2~3穴,交替使用。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适用于耳鸣、耳聋。

取穴:肾穴、耳点、偏历。

操作:治疗部位常规消毒后,用毫针对准肾穴(轻刺)、耳点(中刺)刺入0.2~0.3寸,得气后留针2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手部药疗法

三味通窍汤

材料:柴胡10克,薄荷6克,石菖蒲15克。

操作:每日1剂。上述药物加清水适量,水煎取汁,倒入盆内,待温时浸泡双手。每日2次,每次30分钟,10次为一疗程。

本方具有舒肝解郁、通窍复聪的功效。若加用本方每日1剂水煎服,可提高疗效。

散瘀通窍汤

材料:当归、细辛、防风、草乌头、石菖蒲各15克。

操作:上述药物共研细末,备用。用时每取药末20克以人乳适量调和为稀糊状,外敷于双手心劳宫穴或用脱脂药棉薄裹药泥塞耳孔中。每日换药1次,10次为一疗程。本方具有祛风散瘀、通窍复聪的功效。

紫菜汤可防耳鸣、耳聋

医学专家称,每周喝2~3次紫菜汤,就能保证人体所需铁的供给,有效防止耳鸣、耳聋。紫菜是日常食物中含铁最多的,每100克紫菜含铁46.8毫克。若在紫菜汤中加个鸡蛋效果会更好,因为鸡蛋有利于铁的吸收。含铁较多的食物还有虾皮、海蜇皮、黑芝麻、黄花菜等。

脱发

脱发是指头发的脱落超过正常数量(每天均匀脱发、断发10~30根属正常),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皮肤病。根据临床表现,可以将其分为三种,分别是斑秃(一夜之间成片脱落)、早秃和脂溢性脱发。

脱发多因营养不良、营养失衡引发,也多与情绪抑郁、劳神伤心有关。

◆症状

头顶部、局部或大部分头发突然或逐渐脱落成片,痒如虫行,皮肤光亮,或脱白屑。

◆手部反映

2线末端有不规则的大岛纹(图1),提示脱发。

◆手部治疗

手部按摩法

取穴:胃、脾、大肠区,心包区、血压反射区、肝点、劳宫、肾经。

操作:治疗部位常规消毒后,按操作常规,按推胃、脾、大肠区,肾经;按揉心包区、劳宫穴;掐揉肝点;捻捏血压反射区。每日按摩1次,每次15~30分钟,10次为一疗程。适用于斑秃。

图1

取穴:手掌正中线,胃、脾、大肠区,劳宫、心点、肝点、脾点、头穴、胃脾穴、肾经。

操作:治疗部位常规消毒后,按操作常规,推揉手掌正中线,胃、脾、大肠区,肾经;按揉劳宫穴;点揉心点、肝点、脾点、头穴、胃脾穴。每日按摩1次,每次30分钟,10次为一疗程。手法用力适度,随症而施。

手部针刺法

取穴:劳宫、手心、头穴、肾点。

操作:治疗部位常规消毒后,用毫针对准所选穴位刺入,用轻或中刺激,留针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取穴:脾点、肝点、头顶点。

操作:治疗部位常规消毒后,用毫针对准所选穴位刺入(浅刺),用轻刺激补法,留针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手部穴位分布图

手部药疗法

养血生发汤

材料:丹参30克,黑芝麻梗100克,何首乌50克,柳树枝100克,生侧柏叶15克,甘草10克,藁本9克。

操作:每日1剂。上述药物加清水适量,水煎取汁1500毫升,倒入盆内,趁热熏洗双手和斑秃处。待温时浸泡双手,并用毛巾蘸取药液擦洗患处。每日2~3次,每次30分钟,10次为一疗程。

本方具有凉血活血、养血生发的功效。一般1~2个疗程见效。

生发膏

材料:鸦胆子20克,侧柏叶、何首乌各70克,木通、山萘各35克,丹参50克,藁本15克,白酒适量。

操作:上述药物共研细末,备用。用时每取药末25克,用白酒适量调和成稀糊状,一半外敷于双手心劳宫穴处,每日换药1次;另一半外涂患处,日擦3次。10次为一疗程。

本方具有活血通络、养血生发的功效。久用效佳。

染发可致恶性病

据国家相关部门对180多种染发剂的抽查表明,其中有160余种含有毒性较高的化学物质,长期染发对毛囊色素细胞的杀伤力很强,经常染发可以导致色素细胞严重衰退,还会引起皮肤疾病。

另外,美国对使用染发剂的人群的调查研究发现,有86%的人尿样中含有染发剂的大量有害成分,而如果染发剂中1%的有害物质经皮肤吸收,就有致癌的危险。另据有关专业媒体报道,染发人群的白血病发病率比未染发人群高18倍。此外,春、夏季节天气较热,染发剂的有害物质更容易渗入皮肤和血液中,可诱发心脑血管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