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虚无主义
丁耘 译
本文原为施特劳斯在1941年2月26日在美国作的一次讲演,由David Janssens和Daniel Tanquay根据草稿整理,原刊于Interpretation(1999,no.3),迄今未收入任何施特劳斯文集。
提要
A德国虚无主义之下终极的、非虚无主义的动机。
1.问题:什么是虚无主义?何种程度上可以说虚无主义特别是德国式的。
2.德国虚无主义是一种类型,民族社会主义是其著名的变种。
3.道德性(morality)与封闭社会不可分的联系:对现代文明原则的道德抗议。
B非虚无主义的动机导致虚无主义的缘由。
4.德国虚无主义是某类年轻的无神论者对共产主义理想或预言的反应。
5.论青年与虚无主义的密切关系,以及青年解放运动的虚无主义后果。
6.论进步主义与虚无主义的密切关系:进步主义没有对目的加以界定;因此它对既定的秩序提出了一种不确定的否定。
C什么是虚无主义?何种程度上可以说虚无主义特别是德国式的?
7.虚无主义是对文明本身之原则的拒斥。文明是人类理性之有意识的文化,也就是科学与道德(morals)。
8.如此界定的虚无主义是当今德国而非任何其他国度的特性。
9.德国虚无主义为了战争与战争德性之故拒斥文明本身的原则。
10.德国虚无主义因而接近德国军国主义。
11.德国虚无主义是德国军国主义的激进形态,这种激进化归因于浪漫派对整个现代发展的意见之胜利。
12.德国虚无主义是对现代理想的反动,这种反动是德国观念论哲学的特性:以自我牺牲与自我否定的道德反对自我利益的道德;唯一一种毫不含糊的非功利德性是勇气。
13.德国观念论在反对西方哲学的同时,声称自己综合了现代理想与前现代理想;这种综合是无效的;德国观念论的影响使得人们不可能接受现代理想;德国人转而依靠前现代的理想:依靠被德国观念论解释的前现代理想,也就是说,该理想是以一种反对启蒙的争辩意图被解释的;因此,德国人所依靠的是对前现代理想的现代歪曲。
14.现代理想具有英国来源:德国传统是一种批判现代理想的传统。英国人建立了一种现代理想与古典理想的有效混合,德国人过于强调传统中的断裂,以至于他们最终从拒斥现代文明走向了拒斥文明本身之原则,走向了虚无主义。作为帝国民族的英国绅士(gentlemen)反对作为乡土的、怨愤的狂热者民族的德国老爷(Herr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