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性向测验与职业选择》简介
《职业性向测验与职业选择》这本书是由宋剑祥创作的,《职业性向测验与职业选择》共有173章节
1
前 言
职业选择是现代社会中每一个人都不可回避的问题。职业选择将影响和改变个人的生活方式、事业成就和人生轨迹。我国自古就有“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的说法,强调的就是要...
2
目录
目 录 前 言 第1章 职业性向理论与研究探讨 第一节 职业性向理论研究与发展 一、职业性向理论研究概述 二、职业性向中的构成要素 三、结语 第二节 职业性向理...
3
第1章 职业性向理论与研究探讨
作为社会劳动分工的产物,职业是人类发展历史中最重要的活动方式。从业者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职业的发展才有可能得心应手,如鱼得水。历经千百年的发展,现代社会职业...
4
第一节 职业性向理论研究与发展
...
5
一、职业性向理论研究概述
(一)职业与性向的内涵意义 1. 职业内涵简述 职业是人类社会生产与发展过程中劳动分工的产物。原始社会后期,由于出现了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等社会分工,相关的农民...
6
二、职业性向中的构成要素
职业性向主要探讨人们的个性心理特征与社会职业选择相匹配的关联性问题。从个体角度,职业性向受内部的主观和外部的客观要素影响。主观要素是个人可掌控的,而客观要素却是...
7
三、结语
职业是社会劳动分工的产物。职业性向涉及个体的职业选择与职业发展等多种复杂问题。职业性向理论就是针对职业选择与发展过程中各种主客观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和研究。在经济快...
8
第二节 职业性向理论的主要学派
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职业性向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众多研究成果,并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分析和解读职业性向理论研究的这些学派成果,对于促进个体和单位实现理...
9
一、马克思的职业选择思想
卡尔·马克思(Karl Heinrich Marx,1818—1883)是一位对世界产生重要影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经济学家、社会活动和革命理论家。他一生完成...
10
二、帕森斯的“人职匹配”理论
“人职匹配”理论也称特质与要素理论,最早于1909年由美国职业指导奠基人,波士顿大学教授弗兰克·帕森斯(Frank Parsons)在其出版的著作《选择职业》(...
11
三、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
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是以年龄为区分标准将人的职业生涯发展划分成不同发展阶段的理论。该理论建立在一批学者的研究成果之上,比如金斯伯格等学者(S. W. Ginsb...
12
四、霍兰德职业人格与环境类型适合理论
职业人格与环境类型适合理论是在美国职业指导专家、心理学家约翰·霍兰德(John L. Holland,1959)和助手在弗洛伊德(S. Freud)人格理论的基...
13
五、施恩的“职业锚”发展理论
(一)“职业锚”发展理论来源 “职业锚”(Career Anchors)发展理论源自于美国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博士,麻省理工大学斯隆管理学院教授兼研究员埃德加·施...
14
六、社会认知职业理论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心理学家班杜拉(A. Bandura)的自我效能和社会过程相互作用的一般社会认知理论在教育成就、健康行为、组织管理和情感反应的研究和应用...
15
七、职业系统理论框架
20世纪90年代,职业发展理论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不同职业理论集成的需要,职业心理学整合其他学科领域的重要性,以及结构主义和社会构建主义的影响。一些学者(Os...
16
八、结语
纵观国内外各种职业选择与发展理论研究成果,目前具有重大影响的职业性向理论学派主要是:马克思职业选择思想、帕森斯“人职匹配”理论、舒柏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霍兰德...
17
第三节 职业性向理论对职业教育的现实意义
职业是人们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现代社会的职业种类繁多,且越来越细化。如何科学合理的择业、就业或创业是职业教育中不可回避的热点问题。职业性向理...
18
一、促进学生的职业选择与规划
职业性向理论关注个人的职业意愿与渴望和社会职业类型之间的适配度。其研究对于学生职业选择与规划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职业性向专家霍兰德认为个人的职业性向与职业的适配...
19
二、有助于学校课程设置的针对性
职业教育是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学生实用性就业技能,倡导“学以致用”的教育模式。以占据我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教育为例,高职院校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学生岗位能...
20
三、促进学生职业性向的培养
职业性向理论研究探讨职业价值观、职业兴趣、职业人格和职业能力等构成要素,其培养需要一个长期的养成、锻炼与强化过程。职业性向理论研究的目的在于帮助个体进行职业选择...
21
四、有助于学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
就业就是选择并从事某一种职业。然而近年来,受国际金融危机与经济发展趋缓,国内产业结构调整,企业转型发展,高校连年扩招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等因素的影响,我国面临着严...
22
五、结语
从职业教育角度,职业性向理论研究有助于职业院校课程设置的针对性,也有助于学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从学生个体视角,职业性向理论研究不仅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职业类...
23
第2章 职业价值观测验——“我最想做什么?”
职业价值观是一个现代社会人需要面对和思考的重要问题。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今天,对于怀揣梦想,立志于职场打拼的大学生来说,职业价值观将影响着他们的职业选择和...
24
第一节 价值观和职业价值观的内涵意义
...
25
一、价值观的理解
价值观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国内外学者对其有不同的理解。国外方面,洛奇赤(M. Rokeach,1973)认为,价值观是一种持久性的信念。舒柏(D. E. Supe...
26
二、职业价值观的内涵
什么是职业价值观?国内外学者多年来对此展开了持续的探讨,并给出了不同的解释。国外早在20世纪30年代,职业价值观就受到了人们的关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职业价值...
27
三、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探讨
(一)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基础 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开展得益于国内外一批学者积极对职业选择与职业发展理论进行探索。以特质和因素为基础,旨在关注人与职业之间的相互匹配程度...
28
第二节 职业价值观测验要素与类型分析
...
29
一、国外职业价值观测验要素
多年来,国外学者对职业价值观的测验方法进行了不断地研究和探索。除采用访谈法和观察法外,因素分析法和各种问卷调查法被大量地采用。同时,学者们采用了最小间距分析法(...
30
二、国内职业价值观测验要素
国内学者对职业价值观测验研究经历了一个学习、借鉴和内化的过程。宁维卫(1996)修订了舒柏(D. E. Super,1970)的“职业价值观量表”,把职业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