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结语

二、实证研究2:职业价值观类型调查报告

(一)职业价值观类型研究调查设计

1.测验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探讨高职外语专业学生职业价值观构成要素,分析大学生价值观的类型,帮助高职外语专业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服务。

2.测验对象

本次研究的测验对象为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外语学院2009、2010和2011级的170名学生。除汉族外,这些同学来自10余个少数民族,年龄为19—24岁,涉及商务英语专业、应用英语专业旅游方向、应用英语专业文秘方向。

3.测验工具

本研究采用的测验工具是调查问卷。为了解现代高职外语专业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本次调查问卷基于日本田崎仁(1989)的九种不同类型的职业价值观——V1独立经营型,V2 经济型,V3支配型,V4自尊型,V5自我实现型,V6志愿者型,V7家庭中心型,V8才能型和V9自由型,修改设计了“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自我测验量表”。每种类型又细分为八个变量,一共形成72个变量,要求同学分别对A“是”、B“偶尔是”、C“不是”进行选择。统计时:选择A“是”得2分;选B“偶尔是”得1分;选C“不是”得0分。合计各组得分后,如超过12分,则可看成是趋向的“职业价值观”类型,并参考对应的相关职业范围。

4.测验调查问卷的实施与回收

为了对高职外语专业学生职业价值观有较为全面的了解,本次测验调查以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外语学院为例,面向商务英语专业、应用英语专业旅游方向和文秘方向的一、二、三年级学生进行现场问卷测验调查。本次测验调查共发放170份问卷,现场回收有效问卷163份,有效率95.9%。全部问卷经过人工整理和统计后采用SPSS和 Excel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二)高职外语专业学生职业价值观类型调查

1. 学生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面向高职院校外语专业学生发放170份问卷,回收163份有效问卷,有效率95.9%。其中,一年级有102名,包含男生17名,女生85名,少数民族学生30名(回族、哈尼族、壮族、白族、傣族、瑶族、纳西族、布依族、彝族和土家族);三年级有61名,包含男生6名,女生55名,少数民族学生19名(回族、苗族、哈尼族、彝族、白族和傣族)。

2. 学生职业价值观类型调查分析

(1)学生职业价值观类型的构成分析

从图2-12中可看出,在独立经营型职业价值观中,得分最高的是V18和V11,最低的是V12和V16。这说明高职外语专业学生多数不认为人生由命运决定。他们相信,即使有所损失,以后再挣回来。认为是手腕高,能推断将来的人最少,同时对自己行动有自信心的学生也不多。

从图2-13中可看出,在经济型职业价值观中,得分最高的是V22,最低的是V25。这说明学生坚信国家的繁荣是经济力量在发挥作用。多数人也认为干不赚钱的事是没意思的。只有很少的人认为最好婚礼能上电视,而且有人赞助。

从图2-14中可看出,在支配型职业价值观中,得分最高的是V34和V37,最低的是V31和V35。这说明多数学生被认为是处事果断的人,有空时会阅读成功者的传记;同时很少人认为国家的繁荣是军事力量在发挥作用,想一鸣惊人的人也不多。

图2-12 V1独立经营型职业价值观

图2-13 V2经济型职业价值观

图2-14  V3支配型职业价值观

图2-15 V4自尊型职业价值观

图2-16 V5自我实现型职业价值观

图2-17 V6志愿者型职业价值观

从图2-15中可看出,在自尊型职业价值观中,得分最高的是V44和V41,最低的是V46和V45。这说明多数学生想当法官,不想干被人轻蔑的工作。很少人认为自己严格遵照作息表,生活有规律。空闲时间想学习文化知识的人也不太多。

从图2-16中可看出,在自我实现型职业价值观中,得高分的较多,且V54、V52、V55和V57都很接近,最低的是V58和V53,且差距较大。这说明学生认可必须尊重他人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同他人不一样也行;我养精蓄锐、以便大刀阔斧地工作;我关心自己的能力和适应性。同时也很少有人对将来能否成功置之度外。反映出多数学生持自我实现型职业价值观。

图2-18 V7家庭中心型职业价值观


图2-19 V8才能型职业价值观

图2-20 V9自由型职业价值观

图2-21 学生九种类型职业价值观

从图2-17中可看出,在志愿者型职业价值观中,得高分的是V67,其次较高得分的也较多,且差距不大,最低的是V61和V62。这说明学生关心帮助他人,愿意做力所能及的志愿者。

从图2-18中可看出,在家庭中心型职业价值观中,得分最高的是V77我擅长于改变家室布局和修理东西,反映了外语专业女生偏多的特点。最低的是V74其他人家里有的东西我也想凑齐。其他选项得分都较为接近。这说明学生看重家庭生活幸福。

从图2-19中可看出,在才能型职业价值观中,得分最高的是V82我留意自己和他人的服装,反映了外语专业女生偏多的特点。其他得分较低的选项均接近。这说明高职外语专业学生的判断力、社交能力等综合能力都还有待提高。

从图2-20中可看出,在自由型职业价值观中,V98和V91得分相对较高,得分最低的是V92。这说明学生不愿任人摆布命运,他们想过休闲而轻松的自由生活。

从图2-20中可看出,在自由型职业价值观中,V98和V91得分较高,得分最低的是V92和V96。这说明学生对自己的命运把握并不确定,做事无所谓。典型的自由主义生活态度。同时也反映了学生只顾眼前,没有长远考虑。他们想过的是一种休闲而轻松的自由生活。

从九种类型职业价值观选择来说,可从图2-21中看出,受试的一、三年级全体学生多数趋向于自我实现型(V5)、家庭中心型(V7)和独立经营型(V1)的职业价值观。相对而言,较少的人坚持经济型(V2)、支配型(V3)和自由型(V9)的职业价值观。

(2)不同年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类型比较(见表2-5)

表2-5 不同年级间学生职业价值观类型比较

图 2-22  高职外语专业学生职业价值观选择对比

通过问卷调查的统计,得到一年级、三年级和一、三年级合计的九种不同类型的职业价值观数据。从表2-5中可看出,对V1独立经营型职业价值观,选择比例最高的是三年级的学生,比例占64%,说明三年级的同学比一年级的同学更倾向于独立经营型。这类同学的典型特点是不受别人指使,凭自己的能力拥有自己的小“城堡”,不愿受人干涉,想充分施展本领。

对于V2 经济型职业价值观,一年级和三年级的同学选择比例较为接近,且都没有超过40%。说明高职外语专业学生并非相信金钱万能、金钱至上。他们对世界上的所有幸福都可以用金钱买到持谨慎态度。

对于V3支配型职业价值观,三年级的同学明显比例超过了一年级的同学,说明想当上组织的一把手,想有自己的支配或控制欲的学生有所增加,反映了多数同学有了自己的判断和行为能力。

对于V4自尊型职业价值观,三年级的同学超过了一年级的同学,且比例超过了半数以上,说明同学希望受人尊重的欲望增强,追求虚荣、优越感也很强。很渴望有社会地位和名誉,希望常受到众人尊敬。

对于V5自我实现型价值观,三年级和一年级的同学比例均超过了半数以上,其中三年级的同学比例高达68.4%,说明同学更多地希望尽力挖掘自己的潜力,施展自己的本领,发挥个性,追求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

对于V6志愿者型职业价值观,一年级和三年级的同学比例均超过了半数以上,其中一年级的同学比例高达62%,而三年级的同学却下降为54%,说明同学愿意奉献,富于同情心,但他们更理性和现实地面对就业与生活的压力和挑战。

对于V7家庭中心型职业价值观,一年级和三年级的同学比例均超过了半数以上,其中一年级的同学比例高达64%,而三年级的同学却下降为56.4%,说明一年级的同学更注重平凡但又安定的生活,珍重同家人的团聚;三年级的同学为人踏实,生活态度保守,不敢冒险。这与外语专业女生偏多的现实情况是相符的。

对于V8才能型的职业价值观,一年级和三年级的同学比例均在半数以下,其中三年级的同学比一年级的同学比例反而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说明同学看重才能的比例并不显著,三年级下降的比例说明同学还可能看重才能以外的因素。这反映了高职外语教育中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还需要加强。如果不重视才能培养,学生不看重才能,那么高职教育的初衷将受到打击。因此,这是一个需要引起高度关注的问题。

对于V9自由型职业价值观,一年级和三年级的同学选择比例在40%左右,且较为接近。说明高职外语专业学生想从事无拘无束、生活随便和自由式职业的比例不高。他们可能更期望一份有目的和计划的固定职业。

三、几点建议

通过测验分析,有以下几点建议需要在高职外语专业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时加以考虑。

(一)要正视高职学生的职业价值观问题

近年来,我国经济建设稳步发展,同时,由于高校连年扩招,社会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学生择业就业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如急功近利,虚荣攀比,贪图享乐;自卑怯弱,缺乏追求;自负自大,轻视个人的品德修养,道德滑坡;诚信缺失,责任感缺乏;服务意识不强,团队合作意识差;求稳求闲,创新精神、竞争意识不够等(沈文英,2008)。高职院校要利用国内外职业价值观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指导现实问题的解决。对于高职外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外语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和习得的艰苦过程,学生的职业理想与发展需要立足国内,放眼世界,既有长远的职业方向,又有明确的现实目标。

(二)要帮助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职业价值观是价值观在职业生活中的表现,是人们对待职业的一种态度和信念。高职外语专业学生往往缺乏对事物的认知、判断和取舍能力。入学后,尤其是学生到企业实习之后才发现,他们将来所从事的职业与理想的工作环境差距太大。调查表明,高职外语专业学生往往既希望职业利于实现自我发展,自己的能力特长得到充分展示,人际关系良好,同时希望通过从事职业使自己的物质利益得到满足,最好是工资高福利好,工作稳定有保障(梁润华,杨慧,2008)。为此,学校要帮助高职外语专业学生树立起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客观地认识自己的职业发展,从而热爱自己所选择的职业,把自己的理想和社会需求相结合,充分挖掘出自己的语言潜力,努力学好语言技能,为社会作出贡献。

(三)要引导高职学生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

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和动力,具体表现在职业定位和职业发展两个方面。职业定位强调理想实现的可能性;职业发展强调理想的未来指向性(张荣香,2011)。高职院校要帮助外语专业学生确定自己的职业定位,规划个人的职业生涯。学校要通过课程教学和社会实践,要引导大学生立足自身,面向社会和未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将对职业目标的追求内化为不断追求的信念。要让学生明白只有将自我与社会价值统一起来,才可能获得个人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四)要注重培养高职学生良好的职业品格

职业品格是从业人员的行为体现。学校要通过教学实训、实习和社会实践,把现实社会中存在的现象和学生关注的现实问题联系起来,培养学生谦虚谨慎,深入工作第一线,能和同事密切合作的工作作风,并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三者内化为高职学生必备的综合素养,帮助学生完善个人的职业品格。对于高职外语专业学生来说,学校要注重引导学生将个人幸福建立在“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信念上,培养学生不辞劳苦,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和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求实工作态度。

(五)要探索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分级教育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职业价值观取向有明显的经济性、主体性和随意性,以及功利化、短期化和多元化特点(汪丹,2011)。高职外语专业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形成是有阶段性的。学校要利用国内外有关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规律,积极探索高职外语专业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开展。国内外学者的大量研究表明,要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进行分级教育。比如一年级应侧重实施职业启蒙,开展职业定向教育;大二时侧重职业体验教育和成长反思教育;高年级侧重开展职业去向和择业指导(李忠军,2009)。高职院校要遵循职业价值观教育,即从选择阶段、成熟阶段向独立阶段的渐进性发展规律,促进外语专业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形成。

四、结语

职业价值观是人们价值观在职业问题上的体现,是对职业选择、判断和评价的一种态度和信念。高职外语专业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职业定位和职业发展,是学生职业理想能否实现的基础所在。在职业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学校要通过调查,了解高职外语专业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状况,正视学生的职业价值观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引导学生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品格,探索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分级教育,促进高职外语专业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