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会计等式

2.3 会计等式

2.3.1 会计等式含义

各会计要素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存在着密切的经济联系和数量关系。反映各个会计要素数量关系的等式,称为会计等式。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都是会计中确定科目、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和构筑会计报表的基本依据,也是整个会计核算方法体系的理论基础。

企业为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首先必须筹集到一定的经营资金,并用这些资金购置必要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企业所拥有的这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是能够为企业带来预期经济利益的资源,会计中称为资产。而企业运用于各项资产上的资金,都有一定的来源。一是债权人提供的借款或应付账款等形成,叫作债权人权益,简称负债,是企业的债务,由企业定期偿还;二是所有者的投资等形成,叫作所有者权益,除企业停止经营外,不需要企业偿还;负债及所有者权益之和称为权益,它是对企业所有资产的要求权。一个企业所拥有的资产和权益就是同一资金的两个不同方面。资产这一方意味着企业拥有的资源,权益这一方意味着由谁提供了这些资源。有一定数额的资产,就必然有一定数额的权益;反之,有一定数额的权益,也必然有一定的资产,资产和权益是相互依存的,因此,从数量上看,一个企业所拥有的资产总额必然等于权益总额。用公式表示,即:

这个会计等式称为第一等式,是最基本的等式。它表明了企业在某一时点(通常指会计期初或会计期末)的财务状况,它反映的是企业资金运动的静态状况。

在上述会计等式(2.2)中,资产和负债的计量是相对独立地进行的,所有者权益总额的计量则不是独立的,而是依赖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是以资产清偿负债后的余额。即债权人权益优先于所有者权益,而所有者权益是企业的所有者对企业总资产扣除全部负债后的剩余资产(即净资产)的要求权,相对于债权人权益而言,它是一种剩余权益。

我们知道,企业经营的目的是从营业活动中获取收入,并实现利润。企业在取得收入的同时,必然发生相应的费用,收入扣除费用后的余额,正数代表经营盈利,负数代表经营亏损。因此,企业一定时期的营业利润与收入、费用的关系,用公式表示,即:

收入、费用与利润的平衡关系是第一等式运动的结果,称为第二等式。它反映的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是企业资金运动的显著变动状态。企业资金运动的静态状况是资金运动的特殊形式。企业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而资金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增值,因此,资金进入企业被用于经营,一方面取得收入,另一方面发生费用,收入扣除费用就是利润,即净收益。

从企业的产权关系来看,净收益归属于所有者,净收益成了第一等式与第二等式的连接点。第一等式与第二等式的这种关系可以用等式表示为:

为了更直观地说明第一等式与第二等式的关系,通常将上述等式写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将上述等式移项,得:

这一等式是对第一等式、第二等式的扩展,称为第三等式。这个等式没有破坏第一等式的平衡关系,而且把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联系起来,是对第一等式的补充,说明了企业经营成果对资产和所有者权益产生的影响,反映了在会计期内任意时刻(结算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会计期末,企业结算后,收入减去费用等于利润,利润本质上属于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因此,收入、费用消失,第三等式就变成第一等式。所以,第一等式是一种恒等式,第三等式不能代替第一等式。同样道理,第三等式消失时,第二等式也自然融入了第一等式。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企业通过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两个渠道取得资产,资产用于生产经营过程而逐渐转化为费用,收入扣除费用为利润,利润属于企业的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项会计要素,无论如何转化,最终都要回到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关系上来。因此,“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会计恒等式,任何经济业务的发生都不会破坏这一平衡关系。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会计等式作为一种具有实际经济意义的等式,不同于纯数学等式,因此不能通过纯粹的数学推导方式得出各个会计等式形式。例如,不可以根据上述等式推出:负债=资产-所有者权益,这个等式在会计上不成立,而必须根据定义和实际经济联系确定各种形式的会计等式。

2.3.2 经济业务的类型及其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1)什么是经济业务

企业在商品经济活动中,其资产和权益要不断发生变化,这种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能以货币计量的,并引起会计要素发生增减变化的事项称为“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例如:商品的购进,材料的采购、发出、领用,加工产品,产品完工入库,产品销售等业务活动都是经济业务。从会计上看,只有企业经济业务才是会计应予记录、计量和报告的对象,经济业务之外的其他事项不属于会计的内容。如发出订货单、签订经济合同等,虽属于业务活动,但不属于经济业务活动。

经济业务可按其性质划分为外部和内部经济业务两种。外部经济业务,是指企业与其他企业、单位个人之间的经济往来而发生的经济业务。内部经济业务,是指本企业内部活动和账务处理的经济业务。

2)经济业务的不断发生不会破坏会计等式及其平衡关系

企业的每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都会引起企业资产和权益发生增减变化,那么这种变化是否会破坏会计等式及其平衡关系呢?回答是否定的,经济业务的不断发生永远不会破坏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把所有的经济业务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影响概括起来,不外乎以下4种类型:

①同时引起等式两边会计要素同数额增加;

②同时引起等式两边会计要素同数额减少;

③只引起等式左边同数额此增彼减;

④只引起等式右边同数额此增彼减。

现以经济业务为例,说明变动中的资产与权益的平衡关系。

例2.1 2013年3月31日,ABC机械厂所拥有的资产共计322500元。具体构成为:固定资产180000元,原材料40000元,在产品20000元,产成品35000元,库存现金500元,银行存款42000元,应收账款5000元。以上这几个方面的资产是从以下几个来源取得的:实收资本256500元,短期借款45000元,应付账款15000元,应交税费6000元,集中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如表2.1所示。

表2.1 ABC机械厂(简化)资产负债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