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惑多,心已乱
2.诱惑多,心已乱
人生的欲望可以说无穷无尽,如生理的欲望、心理的欲望、爱的欲望、被尊重的欲望、成功的欲望等。
人的欲望就像一个无边无际的黑洞,何时何处才是尽头呢?欲望得到满足,人就会心情舒畅;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会遗憾不止。但欲望也不一定就是坏东西。
一个人存在欲望,说明他仍然活着,在不断地追求着。然而,只要有欲望存在,痛苦也就不会离去。话又说回来,欲望有时也是洪水猛兽,如果利欲熏心,欲壑难填,欲罢不能,它会在你糊涂之时不知不觉地淹没你,在你清醒之时明目张胆地吞食你。
人不能放纵自己的欲望,不能贪得无厌。人对于外物的追求应该是与人的需要相统一的,而人也本该是自己需要的主人,是自己欲求之物的主人。但假如生出难填的欲望,放纵自己的欲望而迷失了心智,便会忘了人本身,欲求会与人的需要相脱离,反过来控制人,使人成为自己欲望的奴隶,成为他所欲求之物的奴隶,到头来,人将不称其为人,那所求之物最终也会变成不是它该是的东西。
由此看去,无以餍足的欲望常常就是使人招祸的根源。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宋神宗时被任为丞相,实行变法,推行青苗、均输、市易、免役、农田水利等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在历史上有很大影响。列宁称王安石是“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
“王安石变法”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他锐意改革、与时俱进的精神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学习。王安石为官刚正,并且充满了自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对此可以从王安石的为人方面找出答案,我们发现王安石之所以百折不挠,就是因为他没有个人私欲。史书上说他有时候简直不通人情。“无欲则刚”说的大概就是王安石这样的人吧!
王安石一生生活俭朴,不贪杯,不近女色,也没有别人那种强烈的升官发财的欲望,他一生只为做大事,而不是做大官,因此才能做到无欲则刚。
当今世界,纷繁复杂,充满着各种功名利禄、金钱美色等诱惑,对我们每个人都是个考验。而对于充满欲望的人来说,这些东西可能会令他们趋之若鹜。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自身充满了各种欲望,就难保受到诱惑而不被拉下水。
欲望多了,在言语上,必然是“逢人只说半句话,不可轻抛一片心”;在行动上,必然是瞻前顾后,畏首畏尾,算计利害,“三思而后行”。进一步说,遇到原则和个人利害冲突的时候,肯定是屈身逢迎,见风使舵,奴颜婢膝,卖友求荣。
假如一个人权欲旺盛,那他必然要去媚上,就不会坚持原则,更别谈得罪权贵了。假如一个法官财欲旺盛,那他在金钱面前岂能公正判案?
所以有欲难刚。可人又是天生有欲望的,真是无可奈何。关键看度,谁克制得好,谁就能赢得幸福;谁放纵了自己,谁就深渊在旁。一般来说,一个人很难做到刚毅不屈,无私正直,原因就在于心中还存有私欲,而私欲又是人的一种本性。这种矛盾几乎存在于每一个渴望成就一番事业的人身上,因此,对于他们来说,用正直来压制私欲的过程就几乎成了奋斗的一部分。而在几乎所有的成功者和仁人志士身上,我们都可以发现,正直刚毅而无私欲是他们共有的品质。
功名利禄,权势富贵,其实都是人造的幻影。幻影无论多么美丽,总有消失的时候。换句话说,这些东西,人能得到,也就会失去,我们唯一能保有的,只是我们真实的人生。
有自己的欲望,但不能被欲所左右,有欲,但要能制欲。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身心解放,只有这样,才不会失去做人的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