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热情带来成功

3.真正的热情带来成功

曾经有人说过“只有放错地方的人才,没有没用的人。”实际上,这句话一点都没错。任何事业上的成功,都是基于“热情”所产生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艾丽斯·艺罗曾说过,自己没有一天停止写作,每天都会保持二到三个小时的创作时间,同时每天也都会坚持阅读。其实不仅仅是写作者,就连歌手也是如此。在录制《极限挑战》的时候就曾有人爆料,张艺兴在凌晨如果有了灵感都会在六人的群中自弹自唱。正是他们对于自己工作上拥有极大的热情,对自己的工作足够喜欢,他们才能克服一切困难,最终获得想要的成功。

此外,稻盛和夫在《活法》里边也曾详细地描述过自己为了制造出一个零件,甚至睡觉都抱着它。正是因为这种对于顶尖事物的渴求,以及对工作视如生命的热情,才能够使他取得成功。《撒贝宁时间》节目中,曾有一名警长,起初是法医,但因为自己想要找到真凶,对事情的真相感兴趣,于是便对工作充满了动力与热情,所以去进修、去研究DNA[1]比对,甚至为全村人都编写了族谱。最终,他不但将真凶绳之以法,自己也从小法医变成了警长。

不仅仅是名人,就拿我们自己举例。小时候上学,我们会发现对于自己喜欢、感兴趣的科目,就会每天不停地研究,那么考试时得的分数自然就会很高。反之,如果我们不喜欢某一科目,就会用很少的时间去翻看,甚至置之不理。那么考试时,得的分数自然就会偏低。除了学习,小时候父母想要培养我们的艺术细胞。在学习之前,都会问、会观察我们喜欢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如果他们发现我们特别喜欢音乐,那么就会给我们报名音乐班;如果发现我们对天文感兴趣,那么就会给我们报名天文班。

在日常的工作当中也是如此,如果你是职场的新人,在面试或者上班的第一天,你都会被问道“你喜欢这个岗位吗?你想要成为怎样的人?你的梦想是什么?”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工作当中主管以上级别,基本上每天都会早早到公司,或者晚上走得很晚。遇到员工也都是面带笑容,红光满面。因为他们想要将这种对于工作的热情传递出去,传递给每一个人。此外,在技术骨干或者销售冠军的脸上,你也几乎永远看不到失落。每一次都是那么精神焕发。所以真正的热情对工作的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那么对于工作,真正的热情到底从何而来呢?

(1)保持阳光的心态。大多数人工作只是为了养家糊口,那么这就意味着他们当中的大多数对工作并不喜欢。因此,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保持阳光的心态。不妨每天出门前给自己一个非常积极的心理暗示,对着镜子大喊“我是最棒的!”。出门之后,你便会发现自己浑身都充满了能量。用阳光的心态去看同事,你会发现身边的所有人都是亲和的,我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当中充满了幸福。久而久之,你便会发现,在无形当中你自己的压力也会逐渐减少。对公司对同事充满了信任感,少了抱怨,多了关怀。你再去工作时,就不太会像之前那样苦闷了。

(2)找到感兴趣的点。事实上,工作有三百六十行,每一行都有不同的分工。对于不感兴趣的工作,我们为什么偏要折磨自己浪费时间和生命呢?我们只需要不停地尝试,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工作,从而将自己的兴趣与工作不断贴合。根本没有必要,非得在自己不感兴趣的岗位做着讨厌的工作。

(3)将工作赋予使命感。有一点你不得不承认,即便是自己喜欢的工作,时间长了也会产生厌倦感。那么,你为什么不给自己的工作赋予一些使命感呢?比如说司机开车不是为了赚钱,是为了便利交通,减少事故率和死亡率;医生工作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减缓病痛,让世界不再因为疾病而苦恼。因为人都是有虚荣心的。如果你给自己工作赋予的使命感足够大,那么你也就在无形当中想要去追求其他。当你是带着使命感去做事情的时候,你就具备了成功的潜质。在未来的某一天,想不成功都很难。

(4)与积极的人共事。俗话说得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你周围的人都是非常积极的人,那么你也会在无形当中被他们所影响,在工作当中,不断追求精益求精,在工作以外,不断加强学习。这样,你和周围的人才会有谈资。相反,你对工作有热情,你是积极的人,但你周围的人都非常消极,可想而知,你每天听到的一定都是负面消息。久而久之,即便是你对工作拥有热情,那么想必也会消失大半。在不久以后,也会和周围的人一样得过且过。

综上所述,只有对工作拥有真正的热情,才能够在工作上取得成功。因此,我们就要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找到一份自己真正喜欢的事业。然后用积极的心态去做事,将自己的工作赋予使命感。进而找到一帮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朝着目标奋斗。这样,才能够使自己充满热情,使公司充满正能量。从而,将这种正能量转化到工作当中。当每一天你都在极大的热情驱使下去工作那么你就具备了主动性,会自己寻找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当你可以连续且不断地解决各种工作难题时,那么恭喜你,你就朝着成功迈进啦!


[1]DNA是脱氧核糖核酸的简称,是一种生物大分子,可组成遗传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