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管理是精益管理时代的要求

5.数字化管理是精益管理时代的要求

“数字化管理”是区别传统商业与现代企业的显著标志。什么是“数字化管理”呢?其实就是将一项模糊的工作分解成若干可以量化的数字标准,通过这样的分解,管理工作就会变得一目了然。同时,“数字化管理”也会将很多人们无法通过知觉和经验判断的缺陷与不足通过客观的数字反映出来。“数字化管理”正好印证了西方管理学界的一种说法:无法量化,就无法管理。

传统商业的模式可能更加注重知觉与经验的作用,而现代企业讲求的是精细和准确。举一个烹制食物的例子。我们在传统的厨房接触到做一道菜的方式可能是:盐少许、味精若干、醋酌情、酱油适量。这样的描述太模糊了,并不能让每个人都做出精致的饭菜,没有精确的判断力是无法顺利完成工作的。而现代烹饪食物的方式则依靠的是精细化的操作方式。《麦当劳手册》上注明:在制作薯条时,请将盐罐底部朝上,向下甩动两次。对比传统与现代两种做菜模式,哪一种更合适,是显而易见的。有了温度计,我们才能精确地知道温度的变化,这一切是精确的计量方式带给生活的改变。模糊性的传统商业逐渐走向精确化的现代企业,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

“数字化”发展到今天,几乎占领了全部的企业,从企业战略设计到人力资源管理,它渗透到方方面面。每个管理人员都要面对各种管理和业务的指标数据收集、处理、分析报告,这些都是“数字化”带给我们的。企业要想大力发展,同样也需要精确分析、准确评估企业组织战略、业务流程、岗位职责等方面,这也需要“数字化”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下面介绍两种具有代表性的管理理念。

(1)零缺陷管理。

零缺陷管理是荣事达“和商理念”在实践中的发展和升华。零缺陷管理是一种特殊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的推出适宜高科技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它主要在产品开发、制造过程中进行零缺陷(Zero Dfect)管理,并推行质量稽查来考核工作质量和实物质量,将质量和经济效益相挂钩进行考核,确保零缺陷。这种管理模式主要分为以下部分:分工合理与灵活应变的组织体系;基于自由雇佣制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严密有序的质量管理控制系统,通过对企业文化的精髓核心价值观的“PDCA”[1]循环考核,使质量管理工作更上一层楼。

在荣事达“和商理念”实践中,零缺陷渗入全部的销售过程,形成了零缺陷供应、零缺陷销售与零缺陷服务这一个完整的模式。

(2)精益管理。

精益管理成了微利时代的主流。精益方式的基本理念有:杜绝一切形式的浪费行为。那么在精益管理中,有哪些浪费行为呢?废品与次品,超额生产或提前生产,由于停工待料、设备故障与计划差错造成的等待、多余的搬运,库存的积压,过剩的产品或服务功能,这些都是典型的浪费行为。

“大娘水饺”是一家中式快餐店,为了餐饮业的精益管理,除了水饺的包制还沿袭手工,其他工序全部采取机械化生产。通过良好的精益管理,最终实现了高效的生产方式。

“大娘水饺”摒弃了传统小吃以经验、感觉来控制质量的传统,采取了标准化的生产和管理模式。每道工序均采用科学量化标准:水饺大小定量、馅心配置定量、和面兑水定量、佐料配方定量、汤品主料定量。揉面用什么样的面粉,加多少水,到擀皮的压力、快慢、来回几下,60多种馅心的构成、细碎度,各种辅料、调味料的含量,都有具体的操作标准。“大娘水饺”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的。

“大娘水饺”对包饺工的要求非常严格,每个饺子的重量都要固定的要求,误差不允许超过5克。包饺部还有专门的检验员,凡是经过抽检不合格的饺子都要由包饺工自己掏钱购买,有多少买多少。

“大娘水饺”除了对包水饺有明确的要求,对煮水饺也有很高的要求。经过多次的试验,终于找到了煮水饺的最佳方式:“大娘水饺”一开始分别采用了液化气、天然气和煤气,用猛火一般4分钟半的时间来煮水饺;后来采用了电设备,平均每锅比燃气快1分钟。这样精细化的时间要求就被写在了“大娘水饺”的《管理手册》上。

“大娘水饺”的《管理手册》非常厚,方方面面制定了非常多的标准,保证了产品的规格和质量。

现代企业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业务的标准化是必然的趋势和潮流。只有制定精细的流程加上精益化的管理,才能带给我们成功的保障。


[1]P即Plan(计划),D即Do(执行),C即Check(检查),A即Action(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