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图+行动=决心
4.意图+行动=决心
人们常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而事实上,只要开始行动,就算获得了一半的成功。一百次空想不如一次行动!职场中更是如此,你打算什么时候去实现梦想?你在犹豫什么?你还有什么没有做好准备?你在等待一个时机,还是等待别人的帮助?
职场上最让人意志消沉、最会摧毁创造力的事情,莫过于拥有梦想,却从来没有付诸行动去实现它。尤其是我们这一代的年轻人,最容易沾染上这种恶习。明明一件事情已经做好计划,经过仔细考虑,自己已经做出了选择,但却依然担心这担心那,思前想后,不敢做出果断选择。对自己的以后变得越来越没有信心,不做出选择,长此以往难免陷入失败的境地。
工作中,很多人喜欢给自己制订计划,在看似详细、周密的计划中获得些许满足。不过如果计划只是纸上谈兵,而没有付诸行动的话,在很多年以后,自己回过头来看,那张计划表只会使自己更加失落。尤其是,看到当时和自己站在一个起点的朋友,已经实现了当时的目标,他们的梦想在努力之后变成了现实。
成功者一定可以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拖延等于死亡”。大富商和慈善家阿莫斯·劳伦斯曾说过,成功有它的秘诀,成功的人士有个共同的特点,他们制订计划,会立即去行动。所以和那些没有计划或者有计划但不行动的人相比,他们站在了时代的前沿,在各自的领域获得了成功。而另外一些人,有自己的理想,但习惯拖延,直到被时代远远甩在后面。
社会上有雄心壮志的人不在少数,为什么有的人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而大部分人没有如愿以偿,仍然每天像小蜜蜂一样辛勤工作,却总在温饱线上挣扎呢?其实,大部分原因在于多数人对事情一直在拖延。不是没有行动的想法,而是想着过一段时间再开始,这样拖,不知不觉,一生就过去了。
如果你有留意,你会在工作中经常听到这类话,如:“我知道这件事情是今天该做的,但是今天我身体不太舒服,情绪不好,不在最佳状态(找很多的理由),这件事肯定做不好,等以后条件变得好一些再说吧。”于是他开始拖延,并自认为拖延得很有理由。该做的事情没有及时做,被丢到了一边,去做那些相对来说更为容易、有趣的事情。
一件事情行动起来也许比较乏味,比较单调,但是,一件事情是否值得你去做,不在于它有多少乐趣,而是对你的个人发展、自我完善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也许,只需要强迫自己去做一次,你就可以找到行动之后的感觉了。一件当时在做计划时看起来很困难的事情,有的时候只需要用短短的几分钟做个尝试就能够开个头,找到进入行动的状态,开始一点一点地继续下去。这是踏上成功道路上的一小步、一个尝试。如果在一件又一件事情上拖延,始终停留在心动的阶段,不采取行动,或者行动了却半途而废,那可能一辈子就这样蹉跎而过。
对一个习惯拖延的人而言,为何将一件已经定好计划的事情去付诸行动如此之难呢?因为行动意味着要承担一系列的责任,他潜意识里害怕承担这些责任,所以给自己找借口。
光有想法而没有行动,这只是空想!
不要害怕承担责任,要下定决心,对自己有信心,告诉自己一定可以承担任何职业生涯中的责任。做事情之前给自己心理暗示,一定可以把任务完成得更出色。世界上最愚蠢的做法,在于不去行动,推卸眼前的责任,等待“时机成熟”。需要承担重大责任时,勇敢地接受它,你可以承担得起,别对自己没有信心。如果对此没有形成习惯,就算以后有一个可以成功的机会摆在你的面前,或者将来某天的条件比现在好,你也不敢肯定自己是否可以把握住机会,因为不敢确定是不是最佳时机。这样,就没有办法去做好事情。
造船厂有一种机器,拥有非常强大的力量,可以把一些破烂、废弃的钢铁不费吹灰之力地压成坚固的钢铁,再将其加以利用,变成船只的一部分。而工作中善于行动的人也是如此,他们就像这种机器一样,信心坚定,只要有决心去做,不管多么难的事情都没有办法阻止他们前进的步伐。
一个有着明确目标、充满自信、胸有成竹的人,是不会把自己的计划天天拿出来讨论的,除非他遇到了比他更有见识、能力也比他强的人。因为他有主见,迫切需要去行动,所以他不会把时间浪费在等待、徘徊和观望中,也不会因为一点点的挫折就放弃行动。只要做出了选择,就勇敢向前!
你渴望顺利地到达成功的彼岸吗?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那就用行动去实现心中的理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