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导读》简介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导读》这本书是由(德)恩格斯原著创作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导读》共有46章节
1
让经典成为通识
周国平 我一向认为,阅读经典是提高素质的最佳途径之一。天津人民出版社推出这套面向广大读者的经典导读系列图书,帮助各界人士尤其青年人走近社科经典,其用心正合我的想...
2
一、作者简介
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 生卒年月:1820.11.28—1895.8.5 国籍:德国 社会职业:当了二十多年工厂管理者,但主要兴趣在理论著...
3
讨厌做生意的公司白领
恩格斯一生著述丰富,堪称一大写手。但他没有正式进过大学,甚至连高中文凭都没有。中学时的恩格斯在学习上表现出非凡的天分,他希望毕业后升入大学。但高中毕业前一年,当...
4
与马克思的四十年
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友谊世间罕见,但两人的第一次见面,却不是一见如故,反倒有点冷淡。恩格斯在离开柏林回到父亲工厂的途中,拜访了马克思。起初马克思把这个举止讲究的年轻...
5
第二小提琴手
除了经济上的帮助,恩格斯是马克思最重要的事业伙伴。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个人的名字是分不开的,但恩格斯始终把自己放在“第二小提琴手”的位置上,他说:“我一...
6
无需契约的婚姻
恩格斯一生有爱情,但没有婚约。恩格斯来到曼彻斯特不久,认识了当地的一位纺织女工玛丽·白恩士。玛丽是爱尔兰人,比恩格斯小一岁,父亲是一个染色工人。玛丽性格爽朗,充...
7
二、《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故事
...
8
穿越时空——回到《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年代
执行“遗嘱” 写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时,恩格斯63岁。两年多前马克思去世,恩格斯只比马克思小两岁,他有一种紧迫感,“现在,我63岁...
9
不得不读的理由
关于这本书 《起源》出版后,很快就有了外文译本,开始在世界范围内传播。恩格斯在世时,一共出过六版,其中第四版的修改和补充比较多。后来在各国流传的都是第四版。 《...
10
三、精彩导读
...
11
先打量一眼这本书
《起源》全书翻译成中文后,大约十万字,不算是鸿篇巨制,但是经典名著。它包含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两性关系、家庭史和国家的几乎全部重要思想。 《起源》的副标题是“就路易...
12
什么是“两种生产”
生产本身有两种,一种是生活资料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种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 《起源》首次出版时,恩格斯写了一个序言,其中有这样一段话:“根据...
13
野蛮时代的人野蛮吗
恩格斯认为摩尔根是“第一个具有专门知识而想给人类的史前史建立一个确定系统的人”,他提出的分期法,把原始社会的典型发展阶段大体上初步确立起来。摩尔根把古代社会分为...
14
从“社会的化石”中发现家庭的起源
对于我们来说,家庭中最熟悉的莫过于亲属关系,父母和子女构成了家庭的最基本关系。这个界限是很严格的,我们不会把别人的父母叫爸爸妈妈,也不会把别人的孩子叫儿子女儿。...
15
不能戴着妓院的眼镜观察原始状态
摩尔根在亲属制度与亲属关系的矛盾中,追溯家庭的历史,认为存在过一种原始状态,那时部落内部盛行毫无限制的性交关系,每个女子属于每个男子,同样,每个男子属于每个女子...
16
历史上的几种家庭形式
恩格斯说:按照摩尔根的意见,从这种杂乱性交关系的原始状态中,大概很早就发展出了以下几种家庭形式: 1.血缘家庭。群婚是家庭的第一种形式,分为低级和高级两个阶段,...
17
推动家庭形式变迁的力量是什么
原始社会由亲属关系变化导致了家庭变迁,在这一变迁过程中,有两种力量先后发生作用,一是“自然选择”,一是“新的、社会动力”。 自然选择在从杂乱的性交到对偶婚的发展...
18
氏族制度产生于母系家庭
在群婚的高级形式“普那路亚”中,一个母系大家庭由一个女祖先和她的若干辈子女,构成了一个集团,这个集团中不仅上下辈之间不能通婚,同辈的兄弟姐妹之间也不能通婚,他们...
19
母系氏族中妇女权力很大吗
从母亲方面确认世系的情况以及继承关系,叫作“母权制”,但这个概念并不确切,现在通常称为母系制。恩格斯认为在母系制下,不管是蒙昧时代还是野蛮时代,妇女不仅居于自由...
20
父权制代替母权制
虽然恩格斯认为“母权制”的概念不确切,但他还是采用了这个概念,因为它比较简便,可以用来与父权制相对照。而在父权制时代,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权力统治。 在母系氏族社...
21
一夫一妻制绝不是性爱的结果
一夫一妻制家庭有三个主要特点:一是建立在私有制经济基础之上,二是男子居于统治地位的固定配偶关系,三是个体婚与杂婚并存。 首先,一夫一妻制的明显目的,就是生育确凿...
22
现代个体家庭建立在妇女的家庭奴隶制之上
说一夫一妻制是现代性爱发展的唯一形式,并不是说一夫一妻制已经实现了性爱,相反,丈夫统治下的牢固的个体婚制,本质上是排斥这一点的。在资产阶级中间,婚姻的缔结仍然是...
23
决定两性关系的原因是什么
沿着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决定历史的理论路径,恩格斯追踪家庭的起源和变迁,一路前行,给人留下风光无限、启发多多的深刻印象。但是,当恩格斯试图解释无产阶级家庭中的...
24
妇女解放的先决条件是重新回到公共劳动中去
恩格斯正确地看到,私有制下的妇女被排斥在公共劳动之外,从事无报酬的私人劳动,成为家庭中的无产者,这是妇女受压迫的原因。因此,他明确提出,“妇女解放的第一个先决条...
25
现代性爱与一夫一妻制的真正实现
在“家庭”一章的最后,恩格斯总结了原始社会三种家庭形式,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社会发展阶段:群婚制是与蒙昧时代相适应的,对偶婚是与野蛮时代相适应的,一夫一妻制是与文明...
26
国家产生以前社会制度的特征
在考察了婚姻家庭以后,恩格斯转而考察原始社会制度,主要是对氏族组织的考察,因为氏族是原始社会的基层单位,“是一切野蛮人所共有的制度”。恩格斯认为,摩尔根对氏族的...
27
氏族制度的美妙与局限
氏族社会除了氏族外,还有胞族、部落等组织。氏族因人口增多分化出新的氏族,原来的氏族就形成胞族,部落至少是由通婚的两个氏族组成的,随着氏族分化,部落会因此包括几个...
28
打破氏族制度的是私有财富
随着母权制让位于父权制,正在产生的私有财产在氏族制度上打开了第一个缺口。这也自然导致了第二个缺口:在父权制下,富有的女继承人在出嫁时,她的财产应当带给丈夫的氏族...
29
英雄时代雅典人的权力机关
英雄时代是指《荷马史诗》描述的时代,大约在公元前776年到公元前509年,属于野蛮时代的高级阶段。这是希腊氏族社会解体、奴隶制国家形成时期。这个时期在雅典人中,...
30
雅典国家是国家产生的典型
在论述了氏族制度的产生、发展和解体以后,恩格斯接着分析了国家产生的三种类型。其中以雅典国家的产生最为典型,因为它是氏族制度内部矛盾斗争的结果,没有外来力量的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