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戴着妓院的眼镜观察原始状态

不能戴着妓院的眼镜观察原始状态

摩尔根在亲属制度与亲属关系的矛盾中,追溯家庭的历史,认为存在过一种原始状态,那时部落内部盛行毫无限制的性交关系,每个女子属于每个男子,同样,每个男子属于每个女子,这种现象叫作“群婚制”。恩格斯说这是摩尔根的“伟大功绩之一”,群婚制的产生既与宗教观念无关,也与道德无关,是人们的现实生活条件决定的。

但是,人类性生活的这个初级阶段,让现代人感到“耻辱”,摩尔根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对。他们或者说群婚的观点缺乏直接证据,或者把人与动物相类比,认为只有低等动物才有群婚,鸟类和高等动物都没有。他们还用男性的嫉妒心理来说明家庭与群是对立的,不可能有共妻现象。总之,为了人类的“尊严”,也为了维护私有财产的家庭继承制,他们要证明一夫一妻制是天生的。但恩格斯认为,他们“对于人类及其原始生活条件绝对证明不了任何东西”,他讽刺道:如果一夫一妻制是最高美德,那么绦虫就是优胜者,因为绦虫的每个体节都有雌雄性器官,终身只在每个体节中自行交配。

恩格斯认为不能把人类与动物简单类比。鸟类的对偶生活是由其生理需要和生活习性所决定的,这对人类不能证明什么,因为人类不是起源于鸟类。而在哺乳动物中,可以找到性生活的一切形式,杂交、群婚、多妻制、多夫制、个体婚等。四种类人猿的情况也不一样,有时是单偶,有时是多偶。多偶的形成自然群,最具智慧的黑猩猩是单偶,所以不能成群,这正是它走向衰落不能转化为人的一个重要原因。恩格斯指出,用动物社会推断人类社会是无济于事的,而且,对动物婚姻形式的引证,使人没有离开反而又回到了动物界。

至于说到“雄者的嫉妒”导致与群的对立,这正好是动物的群或者不可能出现,或者被削弱的原因,最好的情况也会使群的发展受到阻碍。但是,在挣脱动物界的过程中,必须“以群的联合力量和集体行动来弥补个体自卫能力的不足。……而成年雄者的相互宽容,嫉妒的消除,则是形成较大的持久的集团的首要条件”。生活条件决定了动物性的雄性嫉妒心理必须受到抑制,它也确实被抑制了。这有点类似现代人十分向往由荷尔蒙激发的性自由,但只能在社会规范中约束性行为。逐渐脱离动物状态的人类不再像动物那样,因为雄性的嫉妒而反复出现对群的威胁和分裂。相反,由于物质生活的需要,产生了动物没有的家庭,这种最古老、最原始的家庭形式就是群婚。

群婚表现出的一群男子与一群女子互为所有,这与现代人的观念完全不同,而且往往直接冲突。但决不能说,在当时的日常实践中,也必然是乱得毫无秩序。因为当时还根本没有那些对性交关系的限制性规定,现代社会通行的禁例在当时还没有效力。群婚是自然的、正常的,与当时人的生活条件相适应的婚姻形式。至于把群婚视为耻辱、比作卖淫,则是“戴着妓院的眼镜去观察原始状态,那便不可能对它有任何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