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两种生产”

什么是“两种生产”

生产本身有两种,一种是生活资料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种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

《起源》首次出版时,恩格斯写了一个序言,其中有这样一段话:“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底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内的人们生活于其下的社会制度,受到两种生产的制约:一方面受劳动的发展阶段制约,另一方面受家庭的发展阶段的制约。”这就是著名的“两种生产”。

两种生产中的第一种生产是我们熟悉的,即生产人们的物质生活资料和劳动工具。这种生产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因为这是我们生存的基本前提,也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马克思主义坚持认为,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才能从事其他活动,生产力构成了全部历史的基础。恩格斯在这里再次强调了这一点。可是,“种的繁衍”尽管每天发生,我们似乎并没有把它当做“生产”。当恩格斯把人类自身的繁衍也作为生产看待,这里确实包含着真知灼见。因为即使从物质生产的角度来看,生产力的第一个要素是人,没有人不能形成现实的生产,繁衍人的活动也就不能不包括在“生产”中了。而“种的繁衍”产生的性需求是不能用物质生产来满足的,只能在性行为中实现。那么一定时期的性和性别关系,就构成人类自身生产和再生产关系,并对社会生活形成制约。

两种生产之间是什么关系?在这里恩格斯没有说,不过在其他地方有过讨论,比如“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这句话的含义,不仅指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劳动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指劳动创造的物质财富,满足了人生存、发展和繁衍的需要,是人们赖以创造自身历史的前提。另一方面,通过人自身的生产,形成具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劳动者通过消耗体力和脑力,生产出物质产品,同时又通过物质资料的消耗,生产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指生育),从而推动物质资料生产发展。所以,两种生产是统一的社会生产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

两种生产是如何制约社会制度的?恩格斯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水平越低,人类自身生产对社会制度的影响就越大。所以“劳动越不发达……社会制度就越在较大程度上受血族关系的支配”。血族关系是人类早期的社会关系,构成氏族社会的基础,决定着当时社会制度的实质。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血族关系对社会制度的制约作用逐渐减弱,物质资料生产的作用逐渐增强,生产力作为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制约着社会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

“两种生产”对于阅读全书起着导航作用,在后面章节中我们会看到,在两种生产的推动下,原始社会是如何一步一步进化到文明社会的。“两种生产”是一个精辟的见解,特别是把人类自身生产包括在“生产”中,同样视为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给人的启发很大。遗憾的是,恩格斯后来在论述氏族的解体、私有制的产生、国家的形成时,只是提到“受劳动的发展阶段制约”,忽略了“受家庭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倒是在弗洛伊德那里,精神分析学提供了关于人类性关系再生产的机制,以及这一机制如何制约人和社会的较为完备的论述。

“两种生产”目前在中国成为生育控制的理论依据,用来说明物质生产与人口生产之间的关系,强调人口生产规模受物质生产的制约,因此必须有计划地生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