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能理念与开发
第七节 多元智能理念与开发
高杰编著的 《哲理故事全集》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奥托·瓦拉赫开始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了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学期下来,老师却下了这样的评语:“他很用功,但过分拘泥,绝不可能在文学上有所成就。”父母只好让他改学油画。可他既不关心构图,又不会润色,对艺术的理解力也不强,成绩在班上倒数第一。教师的评语更令人难以接受:“你是绘画艺术上的不堪造就之才”。面对如此 “笨拙”的学生,只有化学老师认为他做事认真、一丝不苟,具备做化学试验应有的品质,建议他学化学。于是,他智慧的火花一下子被点燃了,化学成绩在同学中遥遥领先……
瓦拉赫的故事说明什么?给我们什么重要的启示呢?
传统的智力理论,对智力的认识与开发具有开创性作用,一直是教育与认知心理学的重要内容。但这种传统的智力理论,强调的是智商的高低,却未剖析人的智力结构,因而既忽视了人的智力的丰富多彩与千差万别,更忽视了智力的核心——能力。
1993年,美国哈佛大学终身教授、美国教育发展规划课题 《零点项目》负责人加德纳,在其 《智力结构》一书中,突破了传统的智力理论,率先提出 “多元智能”概念,揭示了智力的多元结构及其核心要素。这一突破,大大提升了人们对智力的认识,对智力开发产生了重大影响,具有里程碑意义,甚至被欧美理论界称为 “20世纪最伟大的教育理论发现”。
瓦拉赫的故事就是对这一理论最生动的诠释。
2003年8月,中国当代著名教育家、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全国联合会主席陶西平代表中国与 《零点项目》核心专家梅克教授签署了合作协议,并将 《借鉴多元智能理论开发学生潜能实践研究》作为中国教育学会 “十五规划”重点课题。
一、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的重要发现与基本理念
1.提出了全新的 “智能”概念。传统的智力概念强调的是心理与认知的层面,而他更侧重智力所表现的实际能量、能力。“智能”比 “智力”更全面、更准确、更实用。他给 “智能”的定义是 “在实际生活中解决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出并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对自己所属文化提供有价值的创造和服务的能力”。他强调,判断人的智能高低,主要看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在现实工作、学习、生产、生活中的创造能力。这与新课程、新课标的要求以及高考越来越强调 “能力”的大趋势是一致的。
2.提出了人的 “智能结构”理论。认为人的智能并不是如传统的智力理论认为的 “是单一的,可采用单一、量化的所谓 ‘智力量表’就可统一测量、分出高下的”。智能是多元的,是由许多种智能构成的。最初他提出人的智能一般由以下八种构成:
(1)语言智能——言语、语言智能:能用语言思维、表达和欣赏语言的能力。作家、诗人、记者、演说家、新闻播音员、电视节目主持人等,都有较高的语言智能,可谓他们的优势智能。
(2)逻辑与数学智能——逻辑、数理智能:计算、量化、思考命题和假设推理,并进行复杂数学运算与推理的能力。科学家、数学家、会计师、程序设计师等,都有较高的逻辑与数学智能。
(3)空间智能——视觉、空间智能:利用三维空间方式进行空间思维、想象思维及空间适应能力。这是航海家、飞行员、宇航员、雕塑家、画家、建筑师等的优势智能。
(4)身体运动智能——运动、动觉智能:能巧妙地操纵物体和调整身体的能力。运动员、舞蹈家、外科医生、手工艺人、技师等,都有较高的运动智能。
(5)音乐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能敏锐地感知、识别音符、音调、音色与旋律、节奏等的能力。作曲家、歌唱家、音乐指挥家、乐师、音乐评论家、乐器制造师及善于领悟音乐的人,都具有这种智能优势。
(6)人际关系智能——交流与交往智能:能有效地理解他人和与他人交流、交往的能力。具有这种优势智能的,如外交家、教师、社会工作者、演员、政治家、经销商、公关人员等。
(7)自我认知智能——自知、自省智能:具有较强的自我知觉能力、自我反思能力及善于计划、创造自己人生的能力。哲学家、心理学家、神学家等都有较强的自我认知智能。
(8)自然观察智能——分辨、洞察智能:善于观察自然界的各种形态、对物体进行辨认、分类,并能洞察自然或人造系统的能力。植物学家、动物学家、生态学家、地质学家、猎人、庭院设计师及高明的农夫等,都具有这种优势智能。
加德纳指出,人的智能应该不止他确认的这八种,还有待进一步发现和总结。
3.多元智能的丰富含义。相对于先前的一元智力理论,这八种智能更为准确地描绘了人类智能的全貌,为理解人类智能的本质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图景。多元智能理论可能涵盖于三个更宽广的范畴之中。一是与物体相关的智能,如空间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运动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二是与物体无关的智能,如语言智能、音乐智能;三是与人本身相关的智能,如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认知智能。
每一种智能都具有独特的发展顺序,它们各在人生的不同阶段萌芽、开花,其中音乐智能的天赋显现最早。
由于每种智能都可以用于行善或作恶,这八种智能都具有价值中立的特点。因此,在特定社会中,个人如何运用他的优势智能,是一个必须面对的严肃而重要的课题。
所有智能都具有创新性,都能够应用于创造、发明。大部分人只在特定的领域展现其优势智能与创新能力。多数人只能在一二种智能方面有出色的表现,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二种优势智能,关键在于发现与发展。
二、多元智能理论对于教育的重要意义与价值
1.现代教育理念的发展经历了机械论时代的教育、进化论时代的教育、相对论和信息化时代的教育多个阶段。而多元智能正是迎着信息化时代应运而生的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信息化时代的现代教育,认为人的天赋和成长都是多元、多样的;社会经济越来越多元、多样化,这必然要求人才的多层次、多样化。这就要求学校教育要从以学科为本的单一知识结构向以智能为本的多元、多样化的智能结构转变。这种教育观认为,最好的教育,是让具有特殊大脑结构和才能的人,即具有不同优势智能的人都得到相应发展,让每个人的特长达到最优化。因而主张学校的教育、教学也应是多元多样的;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是构建有利于开发学生多元智能,促进学生多元、多样发展的多元性育人工程。而教师和学生的最大任务是发现每个人的特长、优势智能,并最大限度地发展每个人的特长与优势智能,使人人有发展,个个能成才。
2.多元智能理论蕴含的现代教育思想。
(1)打破了传统的智力理论所强调的教育同一性,提出教育多元性和多元教育理念。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对学生来说,同一性是相对的,差异性是绝对的;每个人都有不同于他人的智能组合,而每一种智能组合又都具有独特的发展顺序,且在人生的不同阶段萌生、发展。学校和教师的责任,就在于深入了解、把握每个学生的智能发展状况,特别是其优势智能与特长,为其营造、开辟适宜其成长发展的环境与途径。这就是多元智能教育的精义——创造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
(2)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学生间只有智能组合的差异,没有智能高下之分。这就打破了以智商高低区分聪明与愚笨的传统智力论,提出智无高低贵贱,人人都有特长和优势智能,都能得到发展,都能成才的新智能观。
(3)多元智能理论的新智能观,有利于打破刻板、僵化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该理论认为只要为学生营造生动、适宜的环境和条件,每个学生的智能都可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主张多元切入、自主生成的以学生可持续发展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
在人的一生中,智能的表现及其发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遗传因素,但此种制约是极其有限的。只要充分接触有关某一智能领域的媒介,任何一个大脑不曾受损的人都有可能在其优势智能领域得到长足的发展;同样,任何人,无论其生理潜能如何,都不能在不接触该种智能领域的条件下发展该种智能。生活在穷乡僻壤的孩子,看起来不如生活在城市的孩子 “聪明”,就是如此吧。
如果我们能够以一种严肃的态度来认识、理解每个人在不同智能领域拥有的潜能,我们就能使学习者保持刚开始学习时所拥有的那些兴趣和积极性,就能最大限度地发展他们的潜能。如果学生充分接触某种智能所必需的环境、媒介,几乎每个学生都能在这个领域得到发展,取得成功。因此,学校、教师应该深入了解,并采取适合每个学生智能特点的模式、方式来激活、唤醒、激励、培育每个学生的个性化智能,使不同特质的学生都能享受到最适合其发展的教育。
梅汝丽教授认为:多元智能理论与我国的教育方针、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理念与目标有异曲同工之处,内涵是一致的。首先,尽管多元智能理论是从智能这一视角切入的,但其八种智能涉及到做人、做事、身心健康等多个方面,与我们的全面发展理念有一定的一致性。其次,多元智能强调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在实际生活中的 “实际本事”。这与我们素质教育侧重点——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也是吻合的。此外,多元智能强调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和培养每个人的强势智能。这与我们主张的因材施教、发展个性、合格加特长的思想是一致的。根本的共同点是,都立足于培养适应知识经济与信息化时代所需要的多元化创新型人才。
多元智能理论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具有一致性。有些专家将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特征概括为多元化、综合化、弹性化和开放性。可以说,多元智能是这“三化一性”的重要理念之一。
三、多元智能理念对中学阶段教与学的重要启示
1.树立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发展的教育教学理念。这是该理念的基本点,梅汝丽教授将其概括为:每个学生都有多方面的潜能,并可在某些方面达到较高水平;都有自己的强项智能;不管哪方面的智能优势都是平等的、有价值的;应该尊重学生的独特性,相信学生,尊重有差异的学生。树立只有有差异的学生,没有 “差生”的理念。
2.打破传统单一的单纯以分数高低或其他统一标准(如 “三好”)评价的模式,建立和施行体现多元智能的多元化评价模式,推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因为,多一种评价标准,就会多一批优秀学生。
3.从有利于开发学生多元智能的角度出发,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给学生提供多元化发展的平台。加德纳曾说:“优秀的教师应该是能够就一个概念打开多扇窗子的人。”
4.对我们中学生而言,还应强调一点,就是要根据多元智能理念,树立 “人人有才,人人可以成才”的理念,增强自信心,努力发现、发掘、发展自己的优势智能,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成为某方面的特色生、特优生。
5.人的优势智能具有潜伏性,每个学生的优势智能需要教育者去发现、发掘。
【思辨参考题】
1.怎样理解多元智能概念及其重要意义?
2.多元智能理念对我们中学阶段的教与学有什么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