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 学子品鉴——几位高中生的学习体悟

附录 学子品鉴——几位高中生学习体悟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告诉人们要学习好必须勤奋刻苦,这是无需怀疑的。但从现代学习科学高度和无数学习成功者的实践经验而论,它强调的只是主观的付出,即只强调要做学习的 “主人”,而忽略了学习的科学性、艺术性。这就好像虽然做了 “主人”,却没有拿到 “钥匙”,打不开 “门”,还是进不了 “屋”,这样的“主人”怎不难受!怎不苦恼!只有掌握了钥匙的主人才是真正意义的主人!做掌握打开 “心灵之窗”——学习科学钥匙的主人,这是 《实用学习学要义》的真谛。

西热措姆 (河北师大附属民族学院高中部):“记得刚上 《实用学习学要义》这门以前听都没听过的课时,我心里有许多疑问——学校为什么要开这么一门 ‘选修课’?有什么好处呢?对学习有用吗?会不会占用我很多学习时间?……可学着学着,我便发现对这门课越来越有兴趣了。过去,我一直以为学习就是读、写、背而已。结果,虽然自己学习很努力,但学习成绩总不怎么理想。自从学习 《实用学习学要义》后,才懂得原因是过去不懂得学习是一门科学,不懂得 ‘学习’是学、思、习、行有机联系的心智活动,是感知、理解、巩固、应用知识的认知活动,也是依靠智力、训练智力、发展智力的高级智能活动。这些使我从理论上明白了 ‘学习’的概念及其本质属性。从而感悟到自觉是成功学习的重要前提。使我懂得只有学习才能使自己的生活更完美更精彩。要学习好,就要讲究学习的科学性,努力提高对学习的兴趣。我的学习变得有目标有条理了。过去,有什么问题都不敢问老师,只是自己死钻,弄不懂就只好放弃。现在有什么问题自己弄不懂了就去问老师。我发现只要自己敢问,老师和同学只要知道肯定会教的。现在我已由原来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成为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我似乎已由一个不能或不敢自主的小女孩儿,变成了一个能够独立自主的大女孩儿,一切都在慢慢地改变,变得越来越好了!”

旦增塔杰 (河北师大附属民族学院高中部):“初次听说 《学习学》这门学科,心里有些新奇。现在这门课程的教学已经告一段落了,回想起来确实挺有收获的。过去的学习都是 ‘蛮’学,根本不讲究什么学习科学。自从学了《实用学习学要义》之后,学习跟初中时有了本质上的不同。从此前被动、被迫学习到 (现在)主动学习,主动去问老师;也开始注重预习、复习;会合理有效地分配自己的时间。也使我懂得只有学习,才能有所成就,才能脱离愚昧,才能使自己的现在和未来更加精彩、完美。还使我懂得,学习要有兴趣,只有自己喜欢去做的,或者自己想去做的,才能事半功倍,才能做得更好。学习要讲究科学性。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层次,要努力使自己达到 ‘善学’的境界。不能死板地去背,要理解了才能记住。要提高自己的学习境界,就要增强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独立性,努力减少依赖性。重视发现自己学习方面的弱点和弊端,不断发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向巴次吉 (河北师大附属民族学院高中部):“在学《实用学习学要义》前,一直认为 ‘学习’就是读、写、背而已。虽然我一直很努力,但结果却不如意,学习成绩始终徘徊不前。有时进步了,但过一段就会把前面所学的知识忘得一干二净,学习、考试成绩一直不理想。自从学习了 《实用学习学要义》这门课以后,我才发现以前对学习的认识太浮浅了。才懂得要学习好,就要弄清学习概念的本质属性、学习动力、学习目标、学习环节、学习层次等基本知识,逐渐提高自己的学习境界。而要提高学习境界,就要增强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独立性,努力减少依赖性。重视自己学习方面的弱点和不足,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以前讲完课之后,我不会再去花时间去看,也不复习,不会的问题也不会想着晚上再去解决。就这样问题一点点堆积起来,到后来想听也听不懂了。而现在,我已经养成上课听不懂,课下立刻找老师或同学解决,努力做到当天学的当天弄懂,不留问题。已养成在写作业之前,先复习有关内容再做作业的习惯。这样,我学习上有了很大进步,学习成绩与在班内的学习名次都逐渐上升了。”

益西卓玛 (河北师大附属民族学院高中部):益西卓玛同学特别注意联系自己学习实际认真撰写学习每节 《实用学习学要义》的感悟与收获。她说,“我每次的学习绩效记录宁肯晚交也要写完写好”,因此我 “总能在书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正是这种执着的、高标准的联系自己学习实际的学习态度和精神,《实用学习学要义》对她的学习理念和学习方式的启发与帮助很大,学习绩效提升幅度十分明显。还不到一学期,就在高一第一学期的期中考试中由入学时的中下游水平,跃升到全年级的最高水平。

尼玛乔 (河北师大附属民族学院高中部):“我从小学一直到初中毕业都没有上过关于学习学的课。初中时我学习很努力,但再怎么努力成绩还是上不去,总在班里后十名徘徊,我曾经想放弃学习。上初三后,每次班主任说中考的事情时就害怕,为自己的将来担心。就这样勉勉强强上了高中。当我在高一的课程表上看到 “学习学”三个字时非常陌生。上了这门课后,我才明白这门课研究的都是关于学习科学方面的基础知识:怎样理解学习,学习是学、思、习、行有机联系的高级心智活动,任何人都无法代替,必须主动自觉,学会自主学习;要确立怎样的学习目标并不断为这个目标而努力;有理想才有动力;要善于学习,否则再努力学习成绩也上不去。还让我明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对我们来说,理想、目标的起点是课堂,原点是每堂课的学习绩效。课堂40分钟的绩效远远超过课下两小时的绩效。必须认真上好每节课,着力提高每节课的学习绩效。学了这门课后,我才发现原来初中学习成绩不好的原因,使我懂得学习不仅需要勤奋,更需要学习科学的指导:勤奋+科学=高效学习。随着对学习科学认知的提高,再不用老师和家人 “逼”着学了,变得自觉、主动了。现在我已养成每天坚持早起背诵或预习,每个周日都坚持到教室自主学习两小时的习惯。学习目标、学习安排也较科学合理了。学习绩效明显提高,初中时总在班级学困生行列徘徊,现在我已进入班级先进学生行列。”

牛鑫宇 (弘文中学高一78班):学习是由 “学”“思”“习”“行”四个环节有机组成的心智活动过程。“学”是前提,“思”是关键,“习”、“行”是巩固提高或升华、创新。“学习”是学生的高级心智活动,这是 “学习”概念的本质属性。其实质是自我汲取、自我提高、自我创新。这就决定了学习是个性化的,是无人无法替代的,是不能倚赖任何人的。(要学习好)就须从被动式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增强自主性、自觉性、主动性,努力减少依赖性。学习成败的关键是用不用脑、肯不肯用脑、善不善于用脑。由此,给我的启示是:

(1)要牢固树立学习个性化的理念,着力培养、提升自主学习的习惯与能力。这是学习成功最有效最切实的途径;

(2)要破除 “上课听老师讲,课下完成老师作业就完成学习任务”的被动学习观念。逐步养成课前预习、课上探究、课后复习,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3)要努力培养和提高独立思考、独立完成学业的精神、习惯与能力。自己弄不懂时可以请教老师或同学,但千万不能养成倚赖他人,特别是抄袭、作弊的不良习惯;

(4)要高标准严要求,不能仅仅满足于完成作业和考个好分数。要把学懂弄通、学到真才实学作为学习的标准;

(5)(要)把国家素质教育的侧重点——培养提高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作为培养自己自主学习能力的侧重点。

王红玉 (弘文中学高一78班):学习 “学习概念本质属性”后,我最深切的感悟就是对 “勤奋”有了更全面科学的认识。勤奋,是做学问的 “立身之本”。而面对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学习的艰苦性、复杂性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需要讲究学习的科学性、艺术性,越来越需要提升学习的效率了,越来越需要重视学习过程的完整性、系统性。这就要防止顾此失彼,特别要防止重 “学”轻 “思”、轻 “习”轻 “行”的倾向。因此,只是勤奋刻苦不行——当然不勤奋刻苦更不行。另外,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学生的导师,而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与载体。学生、教师、教材是教学的三要素,缺一不可。学生学习的最直接、最重要的目标,就是把老师的智慧和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智慧与知识,把教材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与技能。

李凯霞 (弘文中学高一74班):我从 “学习概念的本质属性的重要意义”一节中汲取提炼出10条有益启示:

(1)有较高的思想境界——热爱读书、热爱生活,喜欢低调。对 “状元”头衔并不那么看重;

(2)均衡发展,提高效率,兼顾各科学习;

(3)有爱好,有自持力,自律自强,主动学习,执行力强;

(4)不计较分数,该干嘛干嘛,要了解问题在哪里,及时去解决;

(5)每次答题的结果,即使和正确答案有小小偏差也要不断纠正,直到完全正确为止;

(6)将自己觉得好的学习方法变成习惯是成功的秘诀;而错题本和整理笔记是制胜的法宝;

(7)学习方法因人而异,要总结创造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8)要注重培养学习兴趣。哪怕是不感兴趣的科目,也要通过自我暗示等方法去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努力培养兴趣;

(9)喜欢读书,对书本有发自内心的喜爱;

(10)心态很重要,要有坚定的决心和意志,不因一两次考试不好就沉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