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 流动资产周转情况分析
反映流动资产周转情况的指标主要有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和流动资产周转率。
1.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在流动资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及时收回应收账款不仅增强了企业短期偿债能力,也反映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效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次数)是指一定时期内应收账款收回的平均次数,是一定时期内商品或产品赊销收入净额与应收账款平均余额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赊销收入净额=赊销收入-赊销退回-赊销折让-赊销折扣;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
公式中的应收账款包括会计报表中的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等全部赊销账款在内,且其金额应为扣除坏账准备后的金额。
应收账款周转率反映了企业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的快慢及企业对应收账款管理效率的高低。在一定时期内周转次数越多,周转天数越少,表明:企业收账迅速,信用销售管理严格;应收账款流动性强,从而增强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可以减少收账费用和坏账损失,相对增加企业流动资产的投资收益;通过比较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及企业信用期限,可评价客户的信用程度,调整企业信用政策。
根据表3-1和3-2中的资料,假设XYZ公司20×4年度赊销收入净额为15 000万元,20×4年年末与年初的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净额分别为2 030(即1 990+40)万元与1 050(即995+55)万元,则20×4年该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计算如下:
应收账款周转率=15 000/[(2 030+1 050)/2]=9.74(次)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9.74=37(天)
在评价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时,应将计算出的指标与该企业前期水平、行业平均水平或其他类似企业水平进行比较来判断该指标的高低。
2.存货周转率
在流动资产中存货所占比重较大,存货的流动性将直接影响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因此,必须特别重视对存货的分析。存货流动性的分析一般通过计算存货周转率来进行。
存货周转率(次数)是指一定时期内企业销售成本与存货平均资金占用额的比率,是衡量和评价企业购入存货、投入生产、销售收回等各环节管理效率的综合性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存货平均余额=(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根据表3-1和3-2中的资料,XYZ公司20×4年度销售成本为26 220万元,期初存货1 630万元,期末存货595万元,则20×4年该公司存货周转率计算如下:
存货周转次数=26 220/[(1 630+595)/2]=23.57(次)
存货周转天数=360÷23.57=15.27(天)
一般来讲,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化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就越快,这样会增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及获利能力。通过存货周转率析,有利于找出存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尽可能降低资金占用水平。
3.流动资产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次数)是反映企业流动资产周转速度的指标。流动资产周转率是一定时期销售收入净额与企业流动资产平均占用额之间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流动资产平均余额=(期初流动资产+期末流动资产)/2。
在一定时期内,流动资产周转次数越多,表明以相同的流动资产完成的周转额越多,流动资产利用效果越好;流动资产周转天数越少,表明流动资产在经历生产销售各阶段所占用的时间越短,可相对节约流动资产,增强企业盈利能力。
根据表3-1和3-2中的资料,XYZ公司20×4年度销售收入净额为28 100万元,20×4年流动资产期初数为3 050万元,期末数为3 500万元,则20×4年该公司流动资产周转率计算如下:
流动资产周转次数=28 100/[(3 050+3 500)/2]=8.58(次)
流动资产周转天数=360÷8.58=41.96(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