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34中型坦克的设计和布局

第二章 T-34中型坦克的设计和布局

978-7-111-47973-4-Chapter02-1.jpg

T-34坦克将火力、装甲防护和机动性几乎完美地融合到一起。但是T-34坦克也存在一个缺点,几乎所有的苏联坦克都存在这一缺点,那就是空间容量不足,这影响了坦克内乘员的工作效率。

德米特里·巴甫洛夫将军对于苏联坦克在西班牙内战中的表现非常不满,他甚至认为装甲集团行动是无效的,这对苏联装甲部队有很大的负面影响。我们不知道是谁代表苏联最高司令部委托制造一辆全新坦克,巴甫洛夫无疑是最有可能的候选人。他是苏联装甲部队的总司令,因此积极参与到未来苏联坦克的设计要求和用途的整个重新评估中,以吸取西班牙内战中的经验教训。最后,他得出结论,苏联需要一辆全新的坦克,尽管他从来都不是T-34坦克的积极倡导者。

西班牙内战刺激了某些苏联坦克设计的重大发展。苏联BT和T-26坦克的脆弱性也表明反坦克武器的质量和效率都有显著的提高。当时这一代坦克不再保持面对敌人武器时的压倒性威力,它们已经失去了承受敌人反坦克火力的能力。坦克的装甲保护明显不足,因此苏联开始研制具有更高战场生存能力的所谓的“防弹坦克”。

978-7-111-47973-4-Chapter02-2.jpg

左图:一辆T-34/85坦克。这辆捷克造坦克在朝鲜战争中被英军缴获,随后被船运到英国。目前它陈列在博文顿克博物馆。

978-7-111-47973-4-Chapter02-3.jpg

上图:朝鲜战争英军缴获的一辆T-34/85坦克的前装甲。我们能在前面的倾斜装甲上清楚地看到球形机枪射击孔和驾驶员舱口。

苏联所谓的防弹坦克是指不仅能够抵御轻武器和弹片,还能够抵御小口径火炮和当前反坦克武器的坦克。更具体地讲:苏联想要一辆能够在任何范围内抵御37毫米火炮炮弹,在1000米范围内抵御76毫米火炮炮弹的坦克。由于当时的苏联坦克使用汽油发动机,当受到攻击时很容易就会燃起大火,因此苏联开始转向柴油发动机,因为柴油的易燃性要小得多。

由于BT坦克在西班牙内战中显得过于脆弱,因此巴甫洛夫想要一辆新型坦克,至少也应该是BT-IS坦克的改进版。他在1937年11月给哈尔科夫工厂的设计团队下达设计任务,他的要求是研制一辆使用可换车轮/履带系统和克里斯蒂悬架的快速坦克,随后诞生了名为A-20的新型20.2吨坦克。新型坦克装有一门45毫米火炮,具有20毫米厚的装甲。新型坦克并不是一件特别具有革命性的设计产品,巴甫洛夫显然希望新坦克具有更厚的装甲,并包含BT坦克的威力和机动性。最终,哈尔科夫工厂向红军装甲坦克总局交付了一件非常特别的东西。

978-7-111-47973-4-Chapter02-4.jpg

下图:T-34/85坦克上的克里斯蒂悬架系统。每个车轮悬架安装在一个独立的链齿轮上。链齿轮在位于壳体的一个垂直螺旋弹簧上横向摆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