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34扫雷坦克

PT-34扫雷坦克

苏联最初的扫雷坦克是战前Dormashina工厂研制的PT-3扫雷坦克。PT-3扫雷坦克包括两套钢制滚轮,通过可旋转桁架系统连接到坦克前部。1942年5月,苏联设计师帕维尔·穆贾勒夫在图拉的NKPS工厂尝试对PT-3坦克的扫雷装置进行调整,然后应用到T-34坦克上。最终为T-34坦克演化出了两种扫雷装置:一种是带有连接到钢圈边缘“A”型拍打器的单个轮轴;另一个则是有一个分离轴。1942年8月,设计师对新型PT-34扫雷坦克进行了首次测试。在沃罗涅什附近的战斗中,第86坦克旅第223坦克营用两辆PT-34试验型扫雷坦克冲破了德军雷区。PT-34扫雷坦克也出现在了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最有名的是在苏军合围斯大林格勒的“天王星”大反攻中,当时苏联第16近卫坦克师在攻击德军机场时利用PT-34扫雷坦克清除掉了机场周围的雷区。早期的扫雷坦克存在很多磨合问题,直到1943年夏天PT-34扫雷坦克才被较多应用于战斗中。为了更好地利用PT-34扫雷坦克,苏联特别组建了常规工程坦克部队。第一支部队是在库尔斯克战役中执行特别任务的第166独立工程坦克团。第166独立工程坦克团装备了22辆T-34坦克和18套PT-34扫雷部件,PT-34扫雷坦克在库尔斯克布满地雷的广阔战场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当苏联部署PT-34扫雷坦克的同时,他们也在测试盟军援助的谢尔曼和丘吉尔扫雷坦克。

PT-34扫雷坦克最多能清除10枚5~10千克的反坦克地雷,随后就需更换扫雷滚轮。与常规做法相比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因为通常情况下苏军只能派出标准的T-34坦克清除雷区,坦克乘员们只能祈祷坦克能够承受住爆炸的巨大威力。在1944年夏的巴格拉季昂攻势中,苏军第一次大规模使用PT-34扫雷坦克击溃德国中央集团军,收复了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战斗中,苏联至少部署了5个OT-34坦克团:第148团和253团隶属于第3白俄罗斯方面军;第40团隶属于第3突击集团军;第119团和第166团隶属于第1白俄罗斯方面军。在维斯瓦河-奥得河进攻中,第92坦克团和第116PT-34坦克团也部署到推进的苏联军队中。PT-34的设计是今天俄罗斯扫雷系统的基础。1991年沙漠风暴行动中,美国M1A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所用的扫雷装置也参考了PT-34的扫雷装置。

978-7-111-47973-4-Chapter06-11.jpg

上图:T-34坦克可以被改装成多种类型的工程车辆。图中是一辆由T-34坦克改装成的带有剪刀式桥梁的架桥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