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辆T-34坦克原型车

第一辆T-34坦克原型车

978-7-111-47973-4-Chapter02-8.jpg

上图:T-34/76坦克后部的发动机舱甲板和传动装置盖。拆下盖板就能方便地进行维修,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T-34坦克传动装置的可靠性很差。

列宁格勒的重型坦克设计局计划将新坦克以国防部政委克莱门特·伏罗希洛夫(Kliment Voroshilov)或KV的名字命名。科什金则富有勇气地告诉伏罗希洛夫,新坦克不应该以苏联英雄的名字命名,而是应该使用传统的名称。科什金建议将其命名为T-34以纪念苏联在1934年做出的扩大装甲部队的法令。最终科什金的建议被采纳。

团队收到正式批准制造一辆纯粹履带式中型坦克,他们回到设计局,对A-32坦克的设计进行了很多改进,开始研制T-34坦克。他们认识到T-34坦克不仅需要更厚的装甲,而且需要更强大的火力和稳定的传动装置,尤其是传动装置的问题已经成为大多数第二次世界大战坦克的死穴。传动装置小组的负责人莫罗佐夫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解决这一难题。

两辆原型车在1940年1月准备完毕,科什金带着两辆坦克进行了严酷的行驶测试,证明其具有超强的抗寒性能。两辆坦克从哈尔科夫行驶到莫斯科,随后被移交给苏联红军。随后两辆坦克被送到芬兰战场曼纳海姆前线接受实战测试,但是当它们到达那里时,冬季战争已经结束。因此,他们不得不通过摧毁占领的芬兰掩体证明其强大的威力。随后,人们在明斯克进行了进一步的火力测试,随后它们被送到基辅,最后返回哈尔科夫。两辆坦克的总行程为2880公里,时间选择在2月和3月,因为这是苏联一年中天气最恶劣的一段时间。

978-7-111-47973-4-Chapter02-9.jpg

下图:一辆美军在朝鲜战争中的T-34/85坦克。坦克后部有长距离行军所需的几个备用油桶。

1940年6月,T-34坦克图纸完成,量产正式开始。1940年9月,哈尔科夫工厂陆续推出了第一批M1940型T-34坦克。哈尔科夫设计团队研制出的坦克实现了装甲、火力和机动性的完美结合,远超过所有同时期的坦克。更重要的是,T-34坦克让苏联在相关技术上领先于德国。

苏联也从外交获得的德国坦克技术中了解到他们的领先技术,作为1939年8月23日纳粹德国-苏联条约的一部分,希特勒将几辆PzKpfw Ⅲ坦克送给德国,根据德国指挥官所说,这些坦克是德国最好的坦克。通过研究,苏联认识到PzKpfw Ⅲ坦克过于工程化和舒适化,而在火力、装甲和机动性等重要性能方面远远比不上T-34坦克。

德国装甲司令海因茨·古德里安对向苏联赠送坦克有一个非常有趣的观点,德国人自信在进攻苏联时,他们在坦克上的领先技术会弥补坦克数量的不足。但是正如古德里安的回忆:

“一件事情让我对我们的装甲优势产生了稍微的怀疑。1941年春天,希特勒曾专门下令让一支苏联军事观察团参观我们的坦克工厂和学校,在命令中他坚持将所有的东西都展示给他们。结果苏联军官坚决不相信PzKpfw Ⅳ(德国最新最大的坦克)是我们当前最重型的坦克,他们一再表示我们肯定对他们隐瞒了什么,并抱怨我们没有遵守希特勒的命令,向他们展示一切。军事观察团一直在坚持这一点以至于最终我们的机械和军械官员总结道:‘苏联似乎已经制造出了比我们更好的重型坦克。’”

古德里安简洁地总结到:在1941年7月的战斗中,德国装甲部队遭遇到T-34坦克后,“苏联新坦克之谜”才水落石出。由于长时间在艰苦的冬季环境中进行坦克测试,米哈伊尔·科什金的健康状况迅速恶化,即使T-34坦克非常出色,T-34坦克的设计团队也高兴不起来。最终,科什金于1940年9月26日病逝,苏联失去了那个时代最伟大的坦克设计师。他的助手时任概念设计主管的亚历山大·莫罗佐夫接替了他的职务,下一步的工作是研制新型传动装置。

978-7-111-47973-4-Chapter02-10.jpg

下图:驾驶员的位置。注意手动离合器和脚制动踏板、座椅两侧的两个转向杆,以及在寒冷天气起动柴油发动机的两个压缩空气瓶。

978-7-111-47973-4-Chapter02-11.jpg

上图:一辆朝鲜战争中的T-34/85坦克。我们能看到前机枪射击孔、乘员舱口和固定在前面的备用履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