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尔斯克战役的准备,1943:苏联军队
1943年,在东线战场发生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坦克战:库尔斯克战役。库尔斯克战役中双方投入的坦克总量超过6000辆,历史上其他大规模坦克战还包括阿拉曼战役(1500辆)和阿拉伯-以色列的西奈半岛战役(2000辆,1973年),但它们的规模都比不上库尔斯克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德国的惨败,使其失去了战争的主动权,但德国企图在失败后重夺主动权,于是德国计划对库尔斯克附近的苏联防线发起一次大规模坦克突击。德国的行动代号为“城堡”。但不久后,斯大林就通过已经渗透到德国决策高层的瑞士“露西”间谍网了解到德国计划的准确细节。苏联获知德国将会对库尔斯克发动攻击,于是苏联加强防御,将库尔斯克铸成铜墙铁壁。苏联建成了一条宽40公里的六连环防御带,防御带中布满了壕沟、据点和铁丝网,并有2万门火炮,其中1/3都是反坦克武器。前线上每1.5公里都埋有1500枚步兵地雷和1400枚反坦克地雷。防线后面,苏联还组织了大量战斗机和轰炸机,以及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坦克部队,还有苏联指挥官瓦路金和罗科索夫斯基的七个军。与此同时,距前线241公里处还部署有一个坦克集团军和两个步兵军,他们建立起一条额外的防御带。
在防御线的建设中,苏联平民贡献巨大,他们挖掘了4828公里长的壕沟,壕沟纵横交错很方便苏联步兵行动。火炮、反坦克炮和机枪位置合适,以提供相互支援的幕帘式火力网,以应对德国的进攻。40000枚地雷被埋在地下,溪流被拦截以形成难以逾越的淹没区,肥沃的土地转变成一个巨大的屏障。当所有工作准备完毕时,133万6千人,3444辆坦克、2900架飞机和19000门火炮已经准备就绪,等待库尔斯克战役的打响。当时,苏联红军75%的装甲部队都集中到了库尔斯克内部和周围。
库尔斯克战役见证了苏联装甲部队和德国装甲部队间规模空前的对抗。苏联坦克部队主要由T-34坦克构成,这些为库尔斯克战役全新组建的部队,完全不同于德国在1941年和1942年遭遇到的笨拙部队。全新的坦克团由168辆坦克(后来增加到228辆),反坦克营以及喀秋莎火箭炮和反坦克炮兵小队组成。两个坦克团和一个步兵师组成了一个坦克集团军,相当于德国的装甲师。苏联军队组织不力的问题最终得以改善。
上图:一辆德国使用的M1941型T-34坦克。缴获的T-34坦克会被重新送入战场,德国反坦克炮手经常会将它们错认为苏联坦克,并向它们开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