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2017)
过去20年间,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呈陡然增长的态势。2013年《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就已指出,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已达11.6%,糖尿病成为严重影响国人身心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作为糖尿病患者,最纠结的就是每日该怎么吃,为此指南给出了八点建议。
推荐1
吃、动平衡,合理用药,控制血糖,达到或维持健康体重。
专家解读
(1)控制腰围,预防腹型肥胖,男性腰围不超过90 cm,女性腰围不超过85 cm。
(2)合理饮食,预防营养不良,成年人BMI应为18.5~23.9 kg/m2。
(3)规律运动,以有氧运动为主,每周至少3次,每次不少于20 min。
推荐2
主食定量,粗细搭配,全谷物、杂豆类占1/3。
专家解读
(1)淀粉类食物中所含的膳食纤维和抗消化物质的数量不同,会影响食物的消化速度,粗粮相对细粮而言,可延缓餐后血糖的上升。
(2)摄入适量的杂豆,能获得大量的膳食纤维、多酚类抗氧化成分,还有相当丰富的B族维生素、慢消化淀粉和植物蛋白质,对预防慢性病非常有帮助。
推荐3
多吃蔬菜,水果适量,种类、颜色要多样。建议餐餐有蔬菜,深色蔬菜占1/2。
专家解读
(1)增加新鲜蔬菜摄入量以降低膳食GI,建议餐餐有蔬菜。
(2)每日蔬菜摄入量300~500 g,深色蔬菜占1/2以上,其中绿色叶菜不少于70%。
(3)两餐之间适量选择低 GI的水果。“很多糖尿病患者在吃水果、肉类等食物方面存在误区,被诊断为糖尿病后就有了诸多饮食禁忌”,其实,水果不是不能吃,而应该控制好每次摄入的时间和总量,建议两餐之间吃水果,每次150~200 g左右,甚至可以模仿水果拼盘,进行多样化的摄入。
推荐4
常吃鱼禽,蛋类和畜肉适量,限制加工肉类,同时减少肥肉摄入。
专家解读
(1)常吃鱼、虾、蟹、贝及禽类,畜肉适量,减少肥肉摄入。
(2)每周不超过4个鸡蛋,或每2日1个鸡蛋,不弃蛋黄。
(3)限制腌制、烘烤、烟熏等加工肉类制品的摄入。
推荐5
奶类豆类天天有,零食加餐合理选择,特别推荐每日摄入300 g的液态奶,临时加餐可选择坚果。
专家解读
(1)保证每日300 g液态奶或相当量奶制品的摄入。
(2)重视大豆类及其制品的摄入;零食加餐可选择少许坚果。
推荐6
清淡饮食,足量饮水,限制饮酒。但淡茶或者咖啡可以适量饮用。
专家解读
(1)烹调注意少油少盐,成人每日烹调油25~30 g,食盐用量不超过6 g。
(2)推荐饮用白开水,成人每日饮用量1500~1700 ml。
(3)饮料可选淡茶与咖啡。
(4)不推荐糖尿病患者饮酒。
推荐7
定时定量,细嚼慢咽,注意进餐顺序。
专家解读
(1)定时定量进餐,餐次安排视病情而定。
(2)控制进餐速度,早晨15~20 min,中晚餐30 min左右。
(3)细嚼慢咽,每口饭菜最好咀嚼25~30次。
(4)改变进餐顺序,先吃蔬菜、再吃肉类、最后吃主食。
推荐8
注重自我管理,定期接受个体化营养指导。
饮食顺序改变有点难,建议患者先吃蔬菜、再吃肉、最后吃主食,但这样的饮食顺序有个前提,即炒菜不能太咸。
专家解读
(1)注重包括饮食控制、规律锻炼、遵医嘱用药、监测血糖、足部护理以及高低血糖预防和处理六方面的自我管理。
(2)定期接受营养(医)师的个体化营养指导,每年至少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