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需要掌握的进餐顺序
2025年08月10日
3 糖尿病患者需要掌握的进餐顺序
最新的《中国2型糖尿病膳食指南》中提出:调整进餐顺序,养成先吃蔬菜,最后吃主食的习惯。

的确,改变进餐顺序是一种简单、易行、有效的利于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的方法。
在糖尿病患者中所进行的干预研究显示,与先吃主食后吃蔬菜(每日500 g)/荤菜的进餐顺序相比,先吃蔬菜/荤菜后吃主食,其餐后血糖、胰岛素水平显著降低,进一步研究显示,按照蔬菜——荤菜——主食的进餐顺序可降低餐后血糖波动。长期坚持,还可使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降低。因此改变进餐顺序,按照蔬菜——荤菜——主食的顺序进餐,利于糖尿病患者短期和长期血糖控制。
青岛大学的研究结果表明:主食越早吃,餐后血糖越高;主食越早吃,餐后血浆胰岛素水平也越高,持续时间越长。
国外的研究也表明:无论是2型糖尿病患者还是非糖尿病人群,先吃蔬菜后吃主食的进餐方法均可以降低餐后血糖;针对出院的糖尿病患者给予先吃蔬菜后吃主食的强化教育1~2.5年后,其糖化血红蛋白、血压、血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均有明显下降,且蔬菜摄入量明显增加,而主食、水果、油脂、饮料和甜食的摄入减少。

不同进食顺序的血糖曲线
吃蔬菜和肉类,因其富含膳食纤维、蛋白质,可以延缓碳水化合物的胃排空时间,减缓血糖升高的速度,随之刺激内源性胰岛素分泌减少,进而减轻胰岛素抵抗,降低糖尿病的发病风险;膳食纤维和蛋白质也可增加饱腹感,对控制总热量和营养素的摄入也有一定的帮助;先吃肉类可促进肠促胰素(GLP-1可以依赖葡萄糖形式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具有增加饱腹感、延迟胃排空的作用)的分泌,从而有助于餐后血糖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