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 陵

乾 陵

明·毕懋康

荒丘翁仲对夕曛,传是唐家女主坟。

周曌那堪仍祔李,回车不忍看碑文。

——录自清·拜斯呼朗纂雍正五年(1727)刊本《乾州新志》卷6《艺文下·诗录》。乾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乾县志》之《乾陵志·附录十》(陕西省地方志丛书,2003年,第844页)、赵明博主编《乾县文化体育志》之第十三章《乾陵》(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507页)亦有录文,且“毕”误录为“卑”。

原诗作者题“新都毕懋康”,而《明史》又称毕懋康为歙(Shè)人,实则新都乃汉代行政区名,属徽州、严州的前身。晋太康元年(280),新都郡更名新安郡,歙即为其属下之县。毕懋康(1571—1644),字孟侯,号东郊,明新都(今安徽省歙县)人。弱冠即工古文辞,善画山水,宗唐代王维(701—761,一说699—761)富春笔意。与少司徒方宏静、少司马汪道昆、少傅许国引为忘年友。万历二十六年(1598)进士,授中书舍人,后累迁广西道监察御史、右佥都御史、陕西巡按、山东巡盐御史。万历四十二年(1614)建历山书院,为当时济南最大书院。后遭宦官魏忠贤排挤和御史王际逵弹劾,被削籍。崇祯(1628—1644)初年起任南京通政使,升兵部右侍郎。编辑《军器图说》,书中“罗列各种火器、毒弩,图文并举,叙说军器之制造,使用与威力”,这是中国古代兵器史上的巨大革命。因功升南京户部右侍郎,总督粮厘,因不与宦官同流而告归。著有《西清集》20卷、《管涔集》5卷、《疏草》2卷。传见《明史》卷240《列传第一百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