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梁山

咏梁山

清·赵希璜

梁山之说何纷纷,毛诗本自存其真。

率西水浒至岐下,东寻好畤来周原。

后人聚讼欲失实,沿流胡遽忘讨源。

周原膴膴接豳壤,一山横界生烟云。

踰此可限戎马足,旌旗照耀河之滨。

好畤昔称美田地,秦宫秦畤交嶙峋。

乾武东北界永寿,毗连绵亘相回环。

鸡闾漆墟自上古,陶复陶穴看跻攀。

李斯车骑祖龙怒,古公播迁岐凤闻。

险阻逾越几千载,经生追论惭分门。

冯翊扶风自径别,郑注孔疏谁宜删。

扯挦不厌涉夸大,摭捃无当空烦言。

牵率晋望与秦望,犹如坐井忘朝昏。

我偕半庵勤考据,徒笑数典同家珍。

好畤流长山永奠,岐周密迩东西分。

——录自清·郑德枢纂光绪十四年(1892)刊本《永寿县重修新志》卷9《艺文类·诗赋》。“嶙峋”误为“嶙珣”。清·周铭旂纂光绪十年(1884)刊本《乾州志稿别录》卷3《诗录》、范紫东纂民国三十年(1941)刊本《乾县新志》卷14《文征志》亦有录文,且均题为《梁山》,有删节(字下加点者未录),且“偕”录为“倩”。本诗为七言古诗。作者时任永寿县署令(知县)。

作者赵希璜,字子璞,一字渭川,长宁(今广东省新丰县)人。清高宗乾隆四十四年(1779)举人,官河南安阳县知县。少读书罗浮山,嘘吸云烟,诗绝无尘俗气。好交海内名士,好金石,善山水,有罗浮烟雨图,兼善花卉。著有《安阳县志》《四百三十二峰草堂诗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