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
10日,今天是第一个“中国文化遗产日”,活动主题是:“保护文化遗产 守护精神家园”。乾陵博物馆全体领导及部分中层参加了陕西省文物局在西安新城广场举办的首个“中国文化遗产日”大型宣传活动。(2005年12月,国务院决定:从2006年起,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确定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文化遗产日”的确定,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保护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和战略远见,有助于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13日,日本东京文化财研究所保存科学部部长石崎武志一行由西安文保中心总工马涛陪同来乾陵考察永泰公主墓和章怀太子墓出土壁画的保存情况。
24日,乾陵博物馆“风化褪色的古代壁画、文物彩绘和建筑彩画的显现加固与修复”科研项目,荣获陕西省人民政府“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25日,“纪念武则天入葬乾陵1300周年学术座谈会”在西安唐城宾馆隆重召开。唐中宗神龙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壬寅,705年12月16日),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走完了她坎坷的人生历程。次年五月十八日(庚申)即公元706年7月2日,唐中宗李显根据武则天的遗愿,将其灵柩合葬于乾陵寝宫。2006年7月2日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入葬乾陵1300周年纪念日(乾陵封陵1300周年),为了进一步深入探讨女皇武则天的历史功绩,加强对乾陵文化遗产的科学研究、保护和合理利用,推动乾陵文化研究及各项事业持续发展,乾陵博物馆与中国武则天研究会举办了这次学术座谈会。来自陕西省文物、旅游、考古、文化等部门的专家学者及来自高等院校的唐史专家、文艺家、新闻界的代表和乾陵博物馆有关部门人员共60余人参加了会议。学术座谈会由中国武则天研究会会长赵文润主持,主要讨论了武则天的历史功绩和乾陵文化研究的方向等问题。主要议题有:1.武则天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上有哪些建树?2.如何科学地评价武则天与唐高宗?3.如何评价武则天与唐代妇女的社会地位?4.武则天时期的边疆与民族关系?5.对乾陵进行综合研究有何建议?6.如何深化乾陵文化的研究工作?7.应当首先对哪些课题进行深入研究?本次座谈会是乾陵博物馆首次在西安召开的专家学者专题座谈会。
29日,记者李建宁采写的《乾陵脚下的风雨护宝人》一文在《西安晚报》第11版发表。这是新闻媒体首次对乾陵业余文保员进行的专题采访,文中高度赞扬了以吴养志、冯民喜为代表的默默守护在乾陵陵区和陪葬墓周围的那些地地道道的普通农民文保员。
是月,由中国武则天研究会会长、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赵文润与乾陵博物馆馆长、副研究馆员樊英峰共同撰写的《讲解员培训教学参考资料——武则天之魅力》由三秦出版社(西安)出版。该书66千字,首印3000册。
7月17日,乾陵博物馆馆长樊英峰就本馆学术馆刊《乾陵文化研究》的办刊宗旨及乾陵文化研究的方向等问题专程赴北京拜访了著名历史学家、清华大学教授李学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