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

12月

5日,“2006年度乾陵博物馆义务监督员座谈会”在乾陵博物馆贵宾接待室召开。来自乾县县委、乾县人民政府、县人大、县政协、县纪检委、县文物旅游局、县环境保护局、县教育局、县电视台以及乾陵周边各村委会等单位的义务监督员参加了会议。座谈会主要讨论了乾陵博物馆在文物安全、博物馆建设、旅游环境、旅游资源等多方面的情况,并提出了多项改进措施。

23日,乾陵博物馆为保卫科和大陵旅游治安科的全体人员统一配发了保卫专用服装和胸牌。保卫人员从此实行军事化管理。这一举措预示着乾陵博物馆的安全保卫工作首次步入正规化管理。

是月,国家文化部副部长、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为乾陵博物馆学术馆刊《乾陵文化研究》题词:“曾谱大唐锦绣篇,秦中黄土草犹蕃;山陵无语残碑在,且探幽微解秘玄。”

是月,由乾陵博物馆宣教部王晓莉、张艳喜合作编写的“带你走进博物馆”系列丛书之《乾陵博物馆》一书,由文物出版社(北京)出版发行。

是年7—12月,根据陕文物发〔2006〕83号文件《陕西省“文物调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由乾陵博物馆业务部承担的“乾陵博物馆馆藏文物数据库建设项目”第一阶段的馆藏文物统计、鉴定工作完成。

是年8—12月,由中央电视台拍摄的专题片《未发掘的皇陵——无字碑下》(上、下集)经过4个月的拍摄并完成制作,在央视十套《探索·发现》栏目中播出。该片对乾陵地宫进行了科学地探索揭秘。

是年,乾陵博物馆继续配合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对乾陵陵园进行考古调查,获得了重大发现。4—5月,在陵园内城西门(白虎门)进行环境整治时,发现了西门南侧石狮基座及石狮前肢残块;10—12月,对内城北门(玄武门)外埋没多年的石刻进行了清理,出土残石马1件、残石虎1件、石虎基座2件、小型石刻座1件、石狮头部残块1件。其中玄武门外石虎的发现,为重新考察唐代帝陵陵园北门石刻组合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此外,还出土了一些唐代砖瓦等建筑材料。

是年,乾陵博物馆响应上级“两联一包”号召,帮扶陕西省石泉县熨斗镇双坪村,投资2万元为该村修建了一座便民桥,投资4000元为该村建起了图书室,并捐衣物400余件。

是年,乾陵博物馆被咸阳市旅游局评为“2006年度全市旅游行业创佳评差活动‘最佳单位’”;被陕西省文物局评为“2006年度创佳评差竞赛活动‘最佳单位’”;被陕西省文物局评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工作先进集体”;被陕西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授予“省直机关2005年—2006年先进职工之家”称号;被陕西省咸阳市市委、市政府、咸阳军分区授予“拥军优属先进单位”称号。

是年底,乾陵博物馆实现了馆藏文物第17个文物安全年和田野文物第12个安全年。

是年度,中共乾陵博物馆委员会大陵党支部被陕西省文物局直属机关党委评为“优秀党支部”。

是年,乾陵景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4.95万人次,其中持票参观48.71万人次;门票收入1654.74万元,综合收入1744.99万元。参观人数和门票收入分别比2005年增长5.3%和14.3%。宣教讲解覆盖率达90%以上,并实现全年接待零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