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 陵

乾 陵

清·张相儒

崒兀(zú wù)乾陵接碧霄,秋风日落草萧萧;

百年帝后无双塚,万古周唐说两朝。

只恐金蚕终化土,虚传石马解为妖;

故臣唯有梁公近,任听余殃到牧樵。

——录自清·周铭旂纂光绪十年(1884)刊本《乾州志稿别录》卷3《诗录》。范紫东纂民国三十年(1941)刊本《乾县新志》卷14《文征志》、乾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乾县志》之《乾陵志·附录十》(陕西省地方志丛书,2003年,第850页)、赵明博主编《乾县文化体育志》之第十三章《乾陵》(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513页)亦有录文。《乾县新志》录“张相儒”为“张相侨”;《乾县志》录“任听”为“任只”。“梁公”指武周名相梁国公狄仁傑(630—700)。狄仁傑陪葬乾陵不见两《唐书》及《唐会要》记载。今乾陵陪葬墓区域内即马家坡村东南有一墓塚,前竖清代陕西巡抚毕沅题书“唐狄梁公墓”之碑。《河南通志》既说狄仁傑葬于河南,又说一在洛阳西金墉城,一在孟津县西,亦不能确定。故录此待考。

作者张相儒,其《乾陵》诗在清·拜斯呼朗纂雍正五年(1727)刊本之《乾州新志》中不录,可知张相儒应为清雍正(1723—1735)以后人,其生平事迹待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