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

5月

15日,接陕西省文物局陕文物党〔2009〕27号文件通知,经局党组会议研究决定:曹发展任乾陵博物馆馆长、党委副书记;樊英峰任汉阳陵博物馆副馆长。

免去:曹发展汉阳陵博物馆副馆长职务;樊英峰乾陵博物馆馆长、党委副书记职务。

24日—6月29日,乾陵博物馆邀请陕西省文物勘探公司对新发现的乾陵石马道村小南沟窑址群进行了全面勘探。此次勘探工作历时35天,钻探面积3000平方米,探明窑址37个。通过钻探,初步了解了窑的形制为馒头型,同时证明了修建乾陵所用的砖瓦为就地烧造。乾陵陵园所发现的小南沟窑址群,为唐陵迄今为止首次发现的大型古代窑址群。

是月,乾陵博物馆被国家文物局公布为首批国家二级博物馆。

先是,2008年7月,国家文物局印发了《关于开展二、三级博物馆评估定级工作的通知》,启动了二、三级博物馆的评估工作。经过各博物馆自评申报,省级文物行政部门评估,全国博物馆评估委员会专家核审备案,至2009年5月,国家文物局公布了首批国家二级博物馆171家。陕西省共10家博物馆入选。

是月,为配合馆藏文物数字化建设工作,乾陵博物馆的业务人员在对馆内收藏的零散石刻文物进行清理时,发现了一通唐开元十年(722)镌刻的“佛顶尊胜陁罗尼经幢”。该经幢为青石质,无顶无座,上小下大,呈八棱柱体,通高1.35米,上棱面宽15.3—16厘米,下棱面宽16.3—17.3厘米;上榫高12厘米,直径约16厘米,下榫高13厘米,直径约18.5厘米。幢身八面,每面均以阴刻竖线分隔,行列整齐。所刻经文字体为小楷行书,笔划挺秀均匀,字形端正,字迹清晰,仅棱边沿处个别文字略有残缺。每棱面刻文字8行,满行约78-89字,全文约5300余字,首行题刻“胜陁罗尼经(约空7格)罽宾沙门佛陁波利奉(空2格)诏译(空3格)开元十年九月廿三日”28字。据调查,该经幢出土于今乾县县城南门外西南约500米处的三坡冢,是当地农民1993年春季栽果树挖坑时偶然发现的。这是目前乾县境内发现的有明确纪年的佛顶尊胜陁罗尼经幢中最早的一通,且雕刻经文保存基本完好,它的发现为研究佛教在我国唐代的传播、唐代佛教寺院在乾地的分布以及唐代的书法艺术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