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 本章小结

6.7 本章小结

通过本章对桩在土体和岩石中非线性性状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采用式(6-2)计算开裂弯矩Mcr,其中,kr=16.7~62.7。对于砂土,kr一般较大,为31.7~62.7;对于黏土和岩石中的灌注桩,kr=16.7~30。总的来看,kr值比ACI推荐的19.7稍大,这可能是桩周土体或岩石对桩产生约束作用的结果;

(2)钢筋混凝土桩的极限弯矩Mult和开裂后抗弯刚度(EI)cr可由简化矩形应力块模型确定。本章实例分析表明,对于一般的灌注桩,(EI)cr/EI=7%~40%。一般钢筋含量越高,该值越大;

(3)混凝土发生开裂后,整个桩的等效抗弯抗度EpIp可由式(6-5)近似确定。采用EpIp值计算桩的变形是准确或偏于安全的。

混凝土发生开裂对桩的侧向变形和塑性滑移深度影响显著,对弯矩影响较小。在较大荷载水平条件下,桩开裂后的侧向变形可能比不开裂时的变形增长一倍以上;塑性滑移深度可能增长30%;而开裂对弯矩的影响一般在5%以内,因此可以忽略不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