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竹枝詞(十五首)

香港竹枝詞(十五首)

何杞南

虎門水勢接天流,水盡東南有地浮。誰識外洋小洲島,五方人物此中收。

虎門:在東莞縣內,即林則徐燒毀鴉片之地。

上環路接下中環,山勢嶙嶙費力攀。更上一層山頂望,人家如在海中間。

上環、中環、下環:在香港島,合稱三環。下環地名已廢,原指由灣仔道起至軍器廠止一帶,今屬灣仔。

街衢高下路迂迴,鎮日如聞百里雷。遙指黃塵天際起,行人知道馬車來。

枕山樓閣勢如虹,走馬盤馳路隱通。試上杏花樓上望,嵐光都在酒杯中。

杏花樓:香港最早之大茶樓,開設於一八四六年,在上環大馬路,斜對水坑口。

綠樹陰濃夏日長,洋行高處好乘涼。晚晴愛聽西音樂,一路行人過較場。

較場:練兵、競技之場所,即軍營。

公司銀紙換來難,拋擲如塵視等閒。白水卅元定情夜,青樓人尚笑囊慳。

銀紙:粵語,錢、鈔票。白水:妓寨術語,即小費、貼士。慳:粵語,節儉,引申作吝嗇。

西營盤外水浮天,鎮日無風浪拍肩。生小不離裙帶路,隨人今上火輪船。

西營盤:地名,在香港島西。裙帶路:即亞(阿)裙帶路,香港島早期之名稱(見載《東莞縣志》)。五十年代,「裙帶路」之路牌仍豎立於瑪麗醫院與薄扶林牛奶公司飲冰室中間之路邊。

半日濃陰半日晴,艷陽天好午風清。卻嫌風熱侵肌白,都向騎樓个便行。

騎樓:粵語,陽臺、露臺。個便:粵語,那邊。

黃金易購地難尋,十尺樓房五尺金。惟有青天無價值,崇垣都半插雲岑。

騖利皇皇世路艱,人如星聚貨如山。風傳異物能居價,萬里梯航數日還。

麼勞山頂太平泉,聽訟初過大館前。遙指峰頭十字架,耶穌靈爽尚雲天。

麼勞山:即嚤囉山,在香港島。大館:警察總部,即舊中區警署,在荷里活道,建於一八六四年。一九九五年列為法定古蹟。

外洋有客打海鰍,內洋有人釣海鰌。一泓綠水明如鏡,照見阿儂心裏頭。

阿儂:自我稱呼。

繞河一水帶中流,異物應從海國搜。膏蟹明蝦紛品領,客餐尤愛九龍魷。

森嚴境地夜無虞,達旦傳聲繞道呼。到此英雄還一慨,窮途寧少客榔榆。

中華回首愧清涼,異俗殊方鬧熱場。誰續汝南風俗志,物情都檢入詩囊。

殊方:異域。鬧熱:即熱鬧。

按:詞載一八九五年十一月二十五日《華字日報》,署名「紅棉山館吟客寄稿」。何杞南,名藜青。廣東番禺人。以詠紅棉樹詩著名,為潘飛聲(蘭史,一八五八—一九三四)之師,著有《紅棉山館詩話》。邱煒萲《五百石洞天揮麈》卷五云:「余已錄何杞南文學遺稿於卷三中矣,今又得其《香港竹枝詞》之作,為錄十四首,︙︙文學身後無子,遺稿叢殘,猶待校理,其門生陳孝廉文海擬築一椽奉栗主其中,而以刻詩之役屬蘭史,其或受阨於生前而果傳於身後耶?然二君之風義,依戀師門,固近時少見者矣。」因邱氏過錄有殘缺,今從報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