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竹枝詞(八首)

九龍竹枝詞(八首)

炳 南

漫遊山水着芒鞋,豈等專征瘁馬啼。幾輩閑閑桑者似,逃名遁世現端倪。

原注:九龍多隱士,春秋佳日,慣作山水遊,行裝甚簡。

啟德濱前水一溪,每當潮落稚挖坭。搜羅蜆子纍纍是,霎告盈筐各自携。

原注:九龍海濱,產蜆甚富。婦孺輩每趁潮落,爭相挖取,滿載而歸。啟德濱:地名,二十年代政府於此興建啟德機場,地名遂廢。

買醉何妨問小奚,杏花村接綠楊隄。杖頭解下沽新釀,不是囊慳且莫詆。

原注:九龍有新張酒肆,士人多向其物色,不以價昂而吝之,挈甕提壺,絡繹於道。

入市閒行眼易迷,時時有餅製芫茜。幾疑浴佛周年是,境近禪天路不睽。

原注:粵俗惟四月八日,始製芫茜發售,九龍則通年有之,士人以之當點心。

爭汲寒泉侶擁擠,幾家童媳潤如圭。中宵別有呼驚者,怪象難瞞溫嶠犀。

原注:九龍童養媳甚盛,拂曉便出汲泉,若客家婆則夜後喊驚,寖成風俗,亦怪誕甚矣。溫嶠犀:即「燃犀溫嶠」,指能洞察事物之人。

儘穿木屐不弓鞋,隊裏烏衣動勃谿。為問緣何爭口角,半因琢石半因坭。

原注:九龍客家婦,自昔皆天足,慣穿木屐,類以琢石子、担坭為生活,互處不下,輒起爭端,喧鬧歷時始已。

綠蕪一片草萋萋,多少村童此牧牴。傍晚沿途競弄笛,歸裝不礙雨風淒。

原注:九龍土人,泰半業農,各置有牛隻,以小童司豢養之役。晨出晚歸,牧笛常盈耳鼓。

一間茅店位沙隄,餃裏鮮蝦食譜稽。莫笑遊人尋口福,驅車爭渡小橋西。

原注:九龍食品雖多,而以沙地園之吳蓮記,以擅製雲吞水餃馳名,顧客多乘車至,生意滔滔,其門如市,可見欲領略鄉村風味者之多矣。

餃裏鮮蝦:指粵式點心「蝦餃」。稽:查考。

按:詞載一九三一年《香港九龍雜誌》第一期。作者署名「炳南」,生平不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