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竹枝詞(四十首)
黃棣華
急水門中水急流,縱然水急可行舟。朝潮夕汐隨來去,自在船行到廣州。
原注:香港之西,兩山相夾,曰急水門,從此出口舟行可達廣州。
鯉魚門乏鯉魚游,祇見漁舟海面浮。此去航行通萬國,東西一繞遍寰球。
原注:香港之東出口處曰鯉魚門。
山是珠江水口山,橫陳巨浸似臺灣。可耕可釣從君好,更有禪房百十間。
原注:香港之西有大嶼山為珠江屏障,水口之山有蘭若數十間。
香江左顧是長洲,面對青山翠靄浮。地產魚鹽民富庶,午夜喧集酒家樓。
原注:長洲在香港之西,比大嶼山小,面對青山,居民甚多,有酒樓茶室,儼然一鬧市也。
天風浩蕩水潺潺,遠近樓臺入望間。九日纜車車值減,登高爭上太平山。
原注:太平山俗呼為扯旗山,乃香港主峰,坐纜車可以登山,每逢重九日纜車必減價售券以利遊人。
筲箕灣裡泊漁舟,泛宅生涯海成田。一歲打魚三五月,歸來囊橐滿金錢。
原注:筲箕灣在香港之東,居民多漁家,以打漁為業。
寶雲道在半山中,不許颷車此處通。最好炎天來散步,泠泠濤韻聽松風。
原注:寶雲道在香港半山上,此道不許汽車通過,林木甚美,空氣清新,為避暑最佳處。
鯉魚門外水迴環,大廟門臨碧海灣。棟宇巍峨香火盛,天妃靈跡顯空山。
原注:大廟灣有天后廟,每年三月二十三日神誕期,進香之船隻如鯽。
洲形非復似燈籠,夕汐朝潮不可通。衹有天祀遺廟在,依然香篆嬝空中。
原注:燈籠洲原近海,可通潮汐,今以填海拓路,舊觀頓失,而天后廟依然無恙也。
層層石磴似樓梯,指引行人路不迷。三折始登堅道上,回頭一望市廛低。
原注:樓梯街在荷里活道文武廟側,以石砌成有如梯級,直上即為堅道矣。
邦人結習信神權,古廟香煙近百年。歲歲投回司祝費,撥充善款濟顛連。
原注:香港廟宇以文武廟為最著,各廟宇所投之司祝費俱撥充東華醫院善款,非獨文武廟為然。
青樓燈火密於星,夜夜笙歌耳慣聽。直到魚更三躍後,酒闌客散響車鈴。
原注:香港昔日青樓聚處俱在水坑口,如是者數十年,後政府下令盡徙於石塘咀,此地遂化為商業區矣。
碧海青天古石塘,也曾鶯燕往來忙。禁娼新例頒行後,祇有殘脂賸粉香。
原注:水坑口之青樓遷往石塘咀,約二十年而禁娼令下,一時群鶯亂飛,不知向何處去矣。
地居香島最西偏,近海樓臺得月先。紙廠停閉緣水缺,參天煙突已無煙。
原注:香港仔舊有大成造紙廠,政府因缺水之故,收回紙廠所築之水塘,故紙廠停辦。
海闊天空淺水灣,巍峨酒店隔塵寰。斜陽落後銀蟾吐,戲水鴛鴦隊隊還。
原注:淺水灣有酒店甚壯麗,海水清,沙白如雪,海浴者多趨之。
鴨舌洲如海上螺,漁翁曬網晚風和。不妨買醉行廚艇,坐聽雛娃唱櫂歌。
原注:鴨舌洲俗稱鴨脷洲,在香港仔之前,有廚艇製饌頗佳,可以買醉,海上時有漁娃唱水調歌。
街頭巷尾築牌樓,絃管謳歌夜半休。建醮孟冬逢朔日,年年趁興宴朋儔。
原注:文咸西街,俗稱南北行,商業最大,每年十月朔日,例建火星醮三天,街頭街尾搭建牌樓,僱音樂三班坐臺上,清唱至半夜始歇。各商店多趁此機會邀親朋一醉,入民國後不舉行,改為祝孔聖誕,但熱鬧情景不如前。
汩羅冤死痛靈均,弔古流風被海濱。端午龍船聞鼓響,筲箕灣上滿遊人。
原注:五月五日,筲箕灣及香港仔皆有賽龍船活動,遊人甚盛。
世界花花眼底經,春婆大夢此時醒。拈香人向棺前拜,一別千秋是此亭。
原注:一別亭,凡出殯者在此停棺片刻,使送殯戚友拈香一拜而別。
祀孔莊嚴築禮堂,不聞聖道日宣揚。海濱鄒魯何時見,司鐸無人實可傷。
原注:孔聖堂亟宜聘請有道德學問之士宣講孔道,不然負此堂矣。
東華醫院利僑胞,歲歲金錢豈浪拋。近日更將東院拓,下環士女不須跑。
原注:東華醫院在香港西頭,居下環者微嫌跋涉,近又建東華東院以利東頭居民。
不煩媒妁代牽絲,石作姻緣頗耐思。點綴風光增興趣,宜添月下老人祠。
原注:香港有姻緣石,凡青年男女急於求偶者,多往禱祀。
愉園改作養和園,隔絕塵囂聒耳喧。四面樓房空氣足,青蔥林木映晴暄。
原注:愉園昔為余氏別業,今改為療養院,可謂不負此園矣。
舊日營盤尚喚西,綠林綜跡已難稽。鰲洋風景猶如昨,漁艇歸來夕照低。
原注:西營盤,昔日西環之土名也。相傳為綠林豪客張保仔駐營之處,未可確知。
名義何為取保良,為防婦女誤當娼。謀生教導輕工藝,不使荒嬉坐食糧。
原注:保良局為香港保護婦女機構,收容無知婦女不少,從前祇知坐食,近日教以工藝。
麴香撲鼻夕陽斜,赤柱山邊釀酒家。曾挈樽罍沽幾勺,攜歸一醉佐魚蝦。
原注:赤柱山下有釀酒廠,酒味甚佳。
春風得意馬蹄忙,排日分班賽幾場。幸運有人頭彩獲,霎時銀幣滿荷囊。
原注:春夏秋三季皆賽馬於快活谷,發售馬票。獲頭獎者銀幣十餘萬。
遠庖原是古賢心,不許哀聲耳鼓侵。別設屠場真善法,安能戒殺學禪林。
原注:香港豬牛羊三畜皆於官立屠場宰之,然後運至菜市發售。
朝夕依時兩度開,好風吹送市聲來。諸公不患無兼味,動植飛潛物物賅。
原注:香港菜市場早晚兩度開市,買魚菜者趨之若鷺。
夏日炎炎暑氣蒸,青年男女愛調冰。一甌在手風生腋,涼沁心脾汗不凝。
原注:香港市上飲冰室不少。
酒樓茶社遍三環,食客渾忘物力艱。議論滔滔多浪漫,楊肥趙瘦品紅顏。
原注:酒樓茶社上中下三環開設不少,多以女子為招待員。
出鐘近有導遊娘,美麗姿容雅淡妝。遊客若逢風雨夕,何憂旅況嘆淒涼。
原注:香港新設導遊社,皆以女子充之,客召之,名曰出鐘,其價值多少以時刻計算故雲。
浮生若夢此收場,旅櫬難歸厝義莊。料得清明時節近,幽魂夜夜望家鄉。
原注:東華醫院義莊,在大口環,旅櫬之難歸故鄉者,皆於此暫厝。
堂皇會館築雍仁,斜枕山腰俯海濱。性質異同俱樂部,不分國籍結同人。
原注:雍仁會館,在泄蘭街,歐人所創立。
萋萋綠草滿山坡,雨順風調日日多。但見乳牛肥且碩,不聞人唱飯牛歌。
原注:牛乳公司在山坡種草以飼牛,青蔥可愛。
五洲百貨莩廛中,竟日遊行覽未終。多是新奇淫巧品,誘人奢侈壞淳風。
原注:香港各大公司百貨俱備,皆是奢侈品最富誘惑性,雖是正當商業,實在有壞淳風。
僻處西環太白臺,下臨無地渤溟開。層樓傑閣連雲起,遠接青山爽氣來。
原注:太白臺在西環,地勢頗高,下臨碧海,面對青山,住宅中之勝區也。
誰把街名喚十王,行人如鯽往來忙。菜商今盡遷移去,不見荊筐阻道旁。
原注:上環菜市場有菓攤十餘間,俗呼為十王殿,其取義以商廛狹隘如城隍廟之十王殿也。地居衝要而菓商之竹筐荊筐阻礙道路,行人苦之,今一旦遷去,再無阻塞。
土著居民愛商業,從無搢笏入官場。雞群一鶴長齡瘦,煊赫頭銜耀水鄉。
原注:香港土著居民多商業,不向官場活動。前清有周長齡字壽臣者,獨廁身仕途,官至奉錦山道,年老致仕歸隱家中,英人名其所居之地曰壽臣村。
平時演唱選名伶,博得周郎兩眼青。一自劇場新佈置,斂音不散更堪聽。
按:詞原載於黃棣華《負暄山人古稀後詩鈔》(未刊稿),今輯自方寬烈《香港竹枝詞漫談》(《文學評論》二零一零年第七期)。黃棣華(一八七二│一九五五),號偉伯。廣東順德人。受學於名儒簡朝亮。工詩文。民初在港營商,二十年代北上大連發展業務,與南海胡子晉共主嚶鳴社,詩載《遼東詩壇》。後回港定居,亦商亦文,與伍憲子、謝焜彝等結正聲吟社、蟾圓社、歲寒詩社、碩果詩社。著有《負暄山館詩草》、《負暄山館十五省紀遊詩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