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林村船灣各鄉竹枝詞(八首)
許永慶
黃鸝凹處喚匆匆,紫燕岩邊掠泮涌。打鐵應知蓮奧近,大和市上樂雍容。
大埔:在新界,有大埔七約、十四鄉、船灣六鄉、聯益鄉等;七約為泰亨、林村、翕和、集和、樟頭灘、汀角、粉嶺。林村約,細分六甲。船灣六鄉:小滘、大滘、金竹排、橫頭嶺、涌尾及涌背、聯益漁村。一九五八年,香港政府選擇船灣六鄉之海灣建築「船灣淡水湖」,六鄉遂遷往大埔,另建六鄉新村,舊址已被淡水湖淹沒。按:本組竹枝詞,詹本有多首出現割裂倒置之情況,不出校記。首句,詹本作「黃坭凹過路匆匆」。黃鸝凹:村名,即黃宜凹(坳)村,屬翕和約。紫燕岩、泮涌:村名,皆屬翕和約。紫燕岩為大埔地勢最高之村落,海拔四百公尺。紫燕岩:詹本誤作「子燕岩」。打鐵應:村名,即打鐵印(屻)村,屬翕和約,即香港中文大學與圓墩下村之間。蓮奧:村名,即蓮凹,屬林村約第一甲,有蓮凹鄭屋和蓮凹李屋。大和:即太和。光緒十八年(一八九二),大埔各鄉合組七約,創立太和市,即今大埔太和。末句,詹本誤作「石湖墟上樂融融」,按:石湖墟在上水。
大步南坑並下坑,碗窰燒料出江城。山豬遊到圓墩下,寄語圍頭莫放生。
大步:大埔。南坑:村名,屬翕和約。下坑:村名,屬集和約,在汀角路鳳圍附近。碗窰:村名,屬翕和約,在泮涌附近。圓墩下:村名,即元墩下村,屬翕和約,在泮涌附近。圍頭:村名,屬林村約第六甲;詹本誤作「年頭」。
义坑流水注新塘,行下埔前過客忙。惟有社山和寨乪,王封在昔等尋常。
义坑:村名,即泰坑(享)村,亦約名,大埔七約之一。新塘:村名,屬林村約第一甲。行下埔:村名,即坑下莆村,屬林村約第六甲。社山:村名,屬林村約第三甲。寨乪:村名,屬林村約第二甲。王封在:即黃蜂寨,在大埔。等尋常:詹本作「更平常」。
耕種人居塘面家,田寮下至大芒輋。湖洋灣出皆新屋,大小庵山向日斜。
塘面:村名,位於林村附近。田寮下:村名,屬林村約第一甲。大芒輋:村名,屬林村約第四甲。新屋:村名,即新屋仔村,屬林村約第三甲。大小庵山:村名,即大庵山及小庵山村,屬林村約。
白牛石上視眈眈,水窩留連到大庵。揭起紗羅洞裡帳,王宜合宿暫停驂。
白牛石:村名,屬林村約第四甲;詹本誤作「白牛山」。水窩:村名,屬林村約第二甲。紗羅洞:村名,即沙螺洞村,屬集和約,在屏風山下。
無邊風月布心排,龍尾飄飄涌背低。瞥見鷺鶿騰美叾,黃魚灘處活生涯。
本首,詹本缺。布心排:村名,屬大埔聯益鄉。龍尾:村名,屬汀角約。涌背:船灣六鄉之一。鷺鶿:村名,即蘆茲田村,屬汀角約。騰美叾:村名,即大尾篤(督),屬汀角約。黃魚灘:村名,屬集和約。
一帆風順到罌涌,橫嶺頭高小窖通。莫道三担籮穀貴,烏蛟騰處起文風。
橫嶺頭、小窖:船灣六鄉之兩鄉。三担籮:原屬沙頭角南約。烏蛟騰:一名烏蛟田,在新娘潭之上,原屬沙頭角南約。
汀角船灣一帶通,漁人歌唱夕陽紅。遙聞金竹排生茂,涌尾停舟納晚風。
汀角:大埔七約之一,與船灣均在今新娘潭附近。金竹排:船灣六鄉之一,在橫嶺頭附近。第三、四句,詹本作「聞名金竹排古廟,涌尾停舟瀝晚風」,並云:「以當時環境而論,金竹排之古廟,亦算有名,而大小窖之晚風亦不少也。因地形近海,山坑巨大,晚間之坑風犀利。」涌尾:船灣六鄉之一,在新娘潭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