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生活环境有哪些注意事项?

老年人生活环境有哪些注意事项?

老年人需要的是安静、舒适、卫生、整洁的生活休闲环境,对于老年人的生活起居,要注意以下方面:

1.安静环境。研究表明,当所处环境的噪声在50~60分贝时,一般人就会有吵闹感,并引起强烈的情绪波动。家庭中噪声大都源自于大声喧哗、音响音量或者附近汽车喇叭等,而一般老年人喜静,长期停留在嘈杂的环境中甚至会引致人体内分泌紊乱。此外,对有心脏病的老年人,安静则是一种治疗手段,家庭中创造一个宁静、幽雅的环境,利于老年人休养。

2.充分采光。老年人起居的房间,最好是采光比较好的居室,因为室内阳光照射对老年人显得尤为重要。日光照射,红外线可以被皮肤吸收,让老年人的皮肤深部组织受到温热作用,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皮肤组织的营养状况,给人以舒适感。如果打开玻璃窗让阳光直接照射室内,阳光中的紫外线还有消毒、杀菌作用。另外,充足的光照可以防止老年人行走时由于无法看清台阶、门槛、障碍物等而跌倒摔伤。

3.温度舒适。维持适宜的室内温度,不仅使老年人感到舒适、安定,而且有利于机体进行新陈代谢,预防疾病。室内温度以18~20℃为宜,夏天可相对高些(22~24℃),以缩小室内外温差。室温过低,老年人易着凉、感冒;室温过高,易使人疲惫、精神不振。需要指出的是,对患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老年人,室温过高,易使老年人感到闷热,呼吸不畅,加重呼吸困难。清凉的室温,流通的空气,会使老年人易于进行气体交换,提高血氧浓度,改善呼吸。

4.湿度适宜。家庭室内最佳湿度应该是50%~60%。空气中湿度越大,人体的蒸发作用越弱,抑制出汗,容易使人感到潮湿、气闷,心功能不全的老年人会感到憋气。另外,由于皮肤、呼吸水分蒸发减少,排尿量增加,会加重老年人肾脏负担。而空气过于干燥,人体会蒸发大量水分,引起皮肤干燥、口干、咽痛等不适。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老年人,干燥的空气使呼吸道黏膜干燥,痰不易咳出,增加肺部感染的概率,而加重病情。

5.合理通风。新鲜的空气对老年病人尤为重要。晨起,开窗通风,可排出室内废气,让新鲜空气补充进来。一般居室开窗20~30分钟,室内空气即可更新一遍。对身体较弱的老年人,通风时可暂到其他房间,避开冷空气的刺激,这样,既可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又不致受凉感冒。而对于患肺心病、呼吸衰竭的病人,则必须将床放在空气流通的房间中央,才会让病人感到呼吸省力。

6.远程监护。老年人其实不希望被人看成是身不由己的废人,所以很多老年人都排斥被家人和亲戚时刻在身边看护和照料。但是老年人的身体和精神又不得不需要看护人经常照顾以免发生意外和危险。可以采取在老年人活动区域安装网络婴儿监视器,让看护人即便不在老年人身边也可以即时通过电脑和手机联网远程看护老年人的举动,及时发现潜在危险并解决突发问题。

7.正确安置床铺。老年人应选用硬床,以睡在床上床垫不下陷为好。床的高度应在膝盖下,与小腿高相等,过高过低都会使老年人感到不便,增加摔倒的机会。可以在床边安置护栏,预防老年人夜间翻身跌落床下而受伤。如果为了便于老年人夜间看护,也可以选择在正对老年人床榻的墙壁或者天花板上安装专门支持红外线夜视侦测的网络监视器,市面上用于婴幼儿的无线婴儿监视器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8.使用辅助器具。

(1)可用汤匙或叉子代替筷子,选择把柄容易握的餐具。

(2)宽把手的马克杯代替普通的单耳杯子,更容易双手抓紧。

(3)衣服,尽量选择吸汗、透气的材质。多用扣子少、拉链式或自粘式衣裤。

(4)鞋子,尽量不穿系带式鞋子,而选用拉链式或自粘式的鞋子,以方便穿脱。

(5)袜子,长柄鞋拔子、穿袜器等可以辅助关节运动不方便的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