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体温的应对措施有哪些?

低体温的应对措施有哪些?

正常人的体温在37℃左右。当肛门温度低于35℃时,称为低体温。据报道,当肛温低于32℃,50%病人可能导致死亡;低于30℃,则死亡率可达70%。故老年人低体温不可忽视。

【病因】

老年人发生低体温常见于人体衰老,新陈代谢降低,体内产生的热能亦减少。

老年人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减退,在低温环境中不能相应地使血管收缩,因而散热增多致体温下降。

老年人对外界反应能力差或反应迟钝。即使气温下降,亦感觉不出,因而未及时添衣保暖。

老年人活动量小,体内产热亦随之减少。

常服镇静安眠药,可损害体温调节机能,诱发老年人低体温。

【临床表现】

低体温严重时表现为自觉畏寒,皮肤苍白湿冷,四肢冰凉,面部水肿,食欲不振,精神恍惚。语无伦次,脉搏微弱,心跳缓慢,心律失常,血压下降,呼吸浅慢,躯干逐渐僵直。

【救治措施】

1.设法提高室温,使室温保持在25~28℃,躺在电褥上,盖好毛毯或棉被,用热水袋保温,饮用温热饮料。

2.病情危重者,要去医院静脉滴注能量合剂、复合氨基酸,同时采取其他对症救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