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2 被调查学生反映的各高校学生体育教育工作中“人本化”教育个性特征分析
(1)各高校学生对教师举措的获得感差异比较分析
表4-2-2 检验统计量a,b
a.KruskalWallis检验
b.分组变量:学校
由上表可知,通过对学生调查数据中“为了提高学生的获得感,教师的改革举措”进行各高校的独立样本T检验可知,各学校的教师举措具有极其显著的差异性,P=0.000(P≤0.01)。
图4-2-1 各校学生对教师举措的获得感分析图
由图4-2-1可知,就学生的角度来谈,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改革举措,各校的学生认知有明显差异性。绝大多数学校都着重于教材的选用时进行更新。增加对教材选用的“新”,“适用”特点上。如主要选择“十二五”“十一五”规划教材,选择高校通用教材等。好的教材选用对于教学来说是非常必要的。教材是教学中的理论基础。只有理论正确,理论创新,体育教学才能很好的开展。少部分学校更着重于教学内容的完善,在教学环节中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充实上。教学内容是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体育教学内容的更好选择和优化,可以很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体育教学的目标。
(2)各高校学生对高校举措的获得感差异比较分析
表4-2-3 检验统计量a,b
a.KruskalWallis检验
b.分组变量:学校
由上表可知,通过对学生调查数据中“为了提高学生的获得感,贵校的改革举措”进行各高校的独立样本T检验可知,各学校的教师举措具有极其显著的差异性,P=0.000(P≤0.01)。
图4-2-2 各校学生对高校举措的获得感分析图
①部分高校提高学生获得感的举措以全面见长
由以上图表可知,部分高校的学生反映,为了提高学生的获得感,高校的各项举措较全面。被调查学生反映出来的所在高校的提升举措就涵盖了所有涉及的方面,包括完善相关体育政策、促进教师训练改革、增加教师的培训与学习、更新体育场地、增加体育器材、改善训练环境、增加代表队经费投入等至少7项举措。可以说涉及的举措由政策支持、教师技能提升等软件的提升、到增加体育器材、更新体育场地到加大代表队的经费投入等硬件的投入,可以说考虑全面,学生获得感满满。
②部分高校举措重点突出
由上图表可知,部分高校的学生反映,为了提高学生的获得感,高校的各项举措更加突出重点。学校的体育政策的完善就非常突出,对于国家政策把握,及学校的相关体育政策的执行就会非常好。
(3)各高校举措对学生获得感的影响因素分析
为了了解影响高校学生体育获得感的因素都有哪些,本文设计了学生体育学习获得感的回归分析。
由于影响学生体育学习获得感的因素很多,为了检验这些因素对因变量的影响,本文采用logistic有序多项回归分析方法,在控制其他影响因素的条件下,对学生体育学习获得感的情况进行分析。在回归分析中,因变量为学生体育学习获得感即满意现状分析,自变量包括学生的个人指标、高校的改进举措。
最终回归方程被选定的自变量包括:学生的个人指标(性别、年级、所属学科),和外界条件特征(各高校对提升学生获得感采取的举措)。
因变量为学生体育学习获得感即满意现状。
表4-2-3 案例处理摘要
(续表)
①个人特征中,年级不同的学生的获得感呈现及其显著性差异(P≤0.01),学科中有两类学科的学生的获得感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性别的获得感差异不大。
②各学校的举措中前四项举措对学生的获得感呈现及其显著的差异(P≤0.01),具体为完善相关体育政策,促成教师训练改革,增加教师的培训与学习及更新体育场地。
③总结以上结论可以得出影响被调查学生获得感的因素,从P值来看,最为显著的是因素是学生个人指标中的年级情况,外界条件中学校的政策支持、对于教师的必要的培训及改革举措,及时更新体育场地都能对学生的体育学习获得感带来显著的影响。影响较小的是学生性别特征。因此可以得出,前文所做的理论框架是基本正确,本文的研究结果证实了前文的假设。
表4-2-4 Logisitic参数估计值
(续表)
联接函数:Logit。
a.因为该参数为冗余的,所以将其置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