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当的话题,让对方不自觉视你为知己

恰当的话题,让对方不自觉视你为知己

我们常常会碰见一些这样的人,他的周身好似散发着一种神奇的魔力,让大家不自觉地就想接近。他的容貌也许并不出众,但一开口就能让你不自觉地对他敞开心扉,有些人会把他当作知心朋友,甚至视为知己,与他交流一些专业领域的意见……总之,很多人对他都有一种一见如故、相见恨晚的感觉。

相信在有很多陌生人的场合,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左右逢源,与对方有一见如故之感。但现实往往是,别人在那儿侃侃而谈,自己则在角落里无所事事。这时候,相信谁都会懊悔:为什么自己就跟别人聊不到一块儿呢?

其实,这并非难事,只要你懂得从恰当的话题开始说起就行。与人交谈,让你的话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是非常重要的。试想:你与人聊天时,对方聊的都是无趣的话题,你会想跟他继续聊下去吗?恐怕不会吧。

电影《冰雪女王3》上映的时候,小敏特别开心,在办公室问:“下班谁跟我一起去看电影?”

阿飞问:“最近有什么好电影上映吗?”

小敏连声说:“有呀,有呀,《冰雪女王3》上映了。前两部超好看的,我非常期待这一部。”办公室里几个女同事也附和说,这部电影的前两部确实很好看,几个人打算下班一起去看。

阿飞听大家都说这部电影口碑好,小声嘀咕道:“什么好电影呀,我以前怎么没听说过。”说着,他上网搜了一下,这才知道原来是一部动画片。他诧异地说:“天哪,你们都多大的人了,还看这种动画片?幼不幼稚啊!”

原先欢快的气氛一扫而空,几个女同事的脸色瞬间就不太好看了。一个同事打圆场说:“这种电影老少皆宜,都可以看的。”

阿飞却没完没了,继续吐槽:“你们女人真有意思,去电影院不看动作大片,反而看动画片,真是有钱烧的,这种电影在手机上看看就行了。”

几个女同事撇撇嘴,不言语,但从那以后,她们对阿飞的态度都冷冰冰的。

你的身边是否也有像阿飞这样的人?

你戴着新买的项链,他瞟了几眼就开始刨根问底:“多少钱买的呀?”“哎呀,一千多可以买条金的啦,你怎么还买彩金的呀?你太傻了,买亏了!”

你换了一个新包,他说:“哎哟,你怎么又换包包啦?一看就知道不便宜,你这个月的工资都花在这上面了吧?”

总之,他们一张嘴就在释放负能量,话题永远围绕着自己,似乎你不按照他的思维模式生活,你的人生就糟糕得一塌糊涂。

很多时候,我们认为这些人说话刺耳并不是出于恶意,而是直言不讳。但是,这种充满负能量的话,听一次两次没关系,三次四次就会让人心生反感。时间长了,即使对方不是有意为之,我们也会不自觉地疏远他——谁也不愿意整天和一个说话带刺的人在一起。

其实,要想实现有效沟通就得先让对方觉得舒服。说话不仅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修养。那么,如何让自己成为受人尊敬和欢迎的人呢?

有人做过一个比喻:人的社交圈以自己为圆心,以年龄、爱好、经历、知识等为半径,由此而构成了无数个同心圆。所以,你与他人的共同点越多,重叠面积越大,就越容易引起共鸣。

为此,在与他人沟通交流时,找到合适的切入点至关重要——切入得好,一切都会水到渠成;切入得不好,可能会因此产生隔阂。

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柔软而温暖的角落,那里住着自己最亲近的人,一旦他发现你也在关心他所关心的人,他就会对你产生一种亲近感。

你在说话时不妨利用一下人们的这种心理倾向,以对方最关心的人作为切入点,由此拉近彼此的关系。

李莉莉的老公是一个红酒销售经理。因为业务有交集,李莉莉经常会跟老公一起参加应酬。一次,李莉莉陪老公参加了一家公司举办的聚餐。由于彼此都不熟悉,李莉莉和他们互相寒暄了几句客套话后,觉得实在无聊,就拿着手机跑到了沙发的一角看起了微博。

“你也是因为无聊才躲到这里来的吗?”一位穿着打扮端庄、大气,跟自己年龄差不多的女士笑着跟李莉莉打招呼。

“嗯,是的,你也是吗?我们真是‘同是天涯沦落人’。”李莉莉半开玩笑地说。

“你喜欢关注微博吗?”女人不经意间瞄了一眼李莉莉的手机。

“嗯,是的,平时我喜欢看一些没有压力的娱乐八卦,偶尔关注一下自己喜欢的明星。”李莉莉回答道。

“真的吗?太巧了,我也喜欢这些。老公总是说我长不大,老跟那些小姑娘凑热闹,不过我就是喜欢他们呀,你看看胡歌,如今真是越来越有魅力了呢!”那位女士像找到了“知音”似的,惊奇地说。

“你喜欢胡歌吗?我也好喜欢他,他是我的偶像。”李莉莉也很激动。

“嗯,我是胡歌的‘铁粉’,并且我觉得胡歌现在比他年轻的时候还令人着迷。”女人高兴地抒发着自己的见解。

“嗯,是的,我们两个的想法真是一模一样。以前我对他感觉一般般,最近我觉得他的眼神里充满了人生的沉淀!”李莉莉说着,激动地握住了那位女士的手。

就这样,两个初次见面的人越聊越开心,越聊话越多,仿佛是久未见面的老朋友……

由此可见,和别人聊天时谈论两个人都关注和喜欢的话题是多么的重要。所谓“相见恨晚”不外乎像她们这样的情形吧。

社会就像一个缤纷绚烂的万花筒,你总会遇到不同的人,有的人锋芒毕露,有的人腼腆内敛,不过没关系,这并不影响你与人沟通交流——只要你能找到共性,把感动送到对方内心深处,那么不管对方是谁,都会对你产生亲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