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清性格,再决定用什么方式表达
有些人在交际中总是人见人爱,这与他们看对象说话的沟通方式是分不开的。看清谈话对象的性格,才能灵活表达自己,才能在沟通中做到得心应手。
不是所有人都爱听好话,不是所有的善意都能被别人了解。也许你说的话不是字字珠玑,但就是能说到对方心坎上,这就是看对象说话的好处,更容易被他人理解,也更容易得到信任。
在与人说话时,首先要进行分类,观察对象是什么样的人,然后再决定用什么方式沟通。分类的方式有很多,可以根据他人的性格去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就能找到很好的沟通方式,顺利拉近彼此的距离。
在跟性格随和的人说话时,不要太过拘谨。有些人大大咧咧,跟谁说话都“不客气”,他们认为随意是一种亲近的表现。如果跟这样的人交流,你咬文嚼字,中规中矩,他们就很难对你产生好感。
张佩是一个很懂得去观察对方性格,和对方沟通的人。有一次,他在聚会上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小李。小李是他在上一家公司时的一个客户,两个人打过几次交道,也算相识。张佩了解到小李是个东北人,性格直爽,做事果断,有一说一。
张佩走到小李身边,立刻放下往常交际时的那些客套话,笑呵呵地说道:“你小子最近在哪儿发财呢?咱可真是好多年没见了啊!”
小李听到张佩这么热情地和他打招呼,立刻也笑着说:“是老张啊!真是缘分啊,在这种场合都能遇到你!兄弟我还一样,几年了也没动窝!你在哪儿高就呢?”
“我现在到了××公司了,还是负责采购,也还是少不了兄弟你的帮忙啊!这次要是再合作的话,价格方面一定要照顾啊!”
“没问题!别人的面子不能,老张你的面子我还能不给吗?有啥用得着兄弟的时候,随时招呼!”
张佩看似随意地和小李偶遇、聊天,其实在聊天前就已经对小李的性格有所了解,知道他为人直爽,说话也是大大咧咧,直来直去。他明白,要是他说话客套、彬彬有礼的话,反而会给小李带来生疏的感觉,效果只会适得其反。
由此可见,和不同性格的人沟通,都是有学问和技巧的,不是所有人都能随随便便地聊天。在后面的小节当中,我们会详细介绍,对什么类型的人,用什么方式的语言沟通。因此,在这里不再进行说明。
和思想保守而又固执的人沟通时,一定要言简意赅。这类人话少又固执己见,面对他们,不要迂回说话,通过观察找出对方感兴趣的话题,然后再直截了当地询问就可以了。这类人很反感滔滔不绝,讨厌兜圈子,喜欢直接进入主题。
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离不开与人沟通,在沟通时,我们一定要学会根据对方的性格来选择沟通的方式。这样才能避免冒犯到对方,也可以让对方觉得与你“气味相投”,最后成为真正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