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自己擅长的问题,表达时更该谨慎

遇到自己擅长的问题,表达时更该谨慎

被问题难住无法接话的人很多,接话时回答自己擅长领域的问题而吃亏的人也不在少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当别人提出的问题恰好属于自己擅长的领域时,人往往会在虚荣心的驱使下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大讲专业知识,不在意对方是否听得懂,以至于自己的回答最后完全偏离了问题。例如,顾客想买一台洗衣机,向销售人员询问功能时,销售人员开始施展自己的才华,非常专业地向顾客讲解洗衣机制造理,试问消费者会怎样想呢?我们再来看看其他例子。

小张开了一家装修公司,想要为公司做一个广告。经朋友介绍,认识了广告设计方面的资深人士李老师,小张便向李老师询问自己公司应该怎样做广告。

小张问:“李老师,您是广告设计方面的专家,从事广告设计20多年了,我的公司想打广告,您能给我一些建议吗?”

李老师说:“我对广告设计较为熟悉,经验也有一些,我想先了解一下,你想给什么产品打广告?”

小张说:“我们是装修公司,想打装修方面的广告,应该安放在哪些地方比较有效果呢?”

李老师说:“装修方面的广告,最好在新开发的楼盘周边打广告。”

小张接着问:“要多大的广告版面呢?”

李老师回答说:“这个没什么限定,你可以根据广告费来决定广告版面的大小,其实只要能够把你的信息传递出去,就达到宣传的目的了。”

俗话说“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案例中李老师在接话时就十分谦虚严谨。面对小张的提问,李老师先问了小张想要打什么广告,了解了小张的需求点,才回答小张应该在哪里打广告,打多大的广告。李老师并没有因为自己是广告设计的专家就大谈专业知识,因此他的这种接话方式,就是有效的回答。

在接话方面,无数经验告诉我们,越是遇到自己擅长的问题,越应该谦虚谨慎,例如,爱因斯坦在专业领域态度是十分严谨的,回答普通人的问题时又是幽默风趣的,甚至经常拿爱情故事来打比方。

通常,擅长的问题主要分为以下两种:

1.被别人问过很多遍的问题

例如,从事客服这一职业的人,同一问题每天可能要重复回答很多次,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保持耐心,要从內心里将现在的提问者当作第一个提问者来对待。

2.涉及本专业领域的问题

遇到此类问题,首先要看提问的对象及诉求,如果提问者是普通人,回答时就要尽量通俗易懂,让对方听明白,最好采用比喻的方式,让提问者更容易理解;如果对方也是专业人士,那么回答时就要专业严谨一些,以免给对方留下不专业的印象。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淹死的都是会游泳的!”当然,虽然这个说法并不严谨,但也表明了一种现象:不会游泳的人不轻易下水,擅长游泳的人在水中容易放松警惕。接话中也是这样,遇到不擅长的问题,你回答时就会小心谨慎;一旦遇到擅长的问题,就可能表现得过于自信,甚至骄傲,接话时往往容易锋芒毕露,语出伤人,最后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