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拉渊灌区

石拉渊灌区

石拉渊灌区,以沭河为水源,原称引沭入梁工程,后改为石拉渊灌区,北为莒南县,南至侯宅子村,东至沭河,西临葛沟灌区。

灌区包括境内汤河、重沟、郑旺及相公一部分,共有162个行政村,16万人,面积16万亩耕地,其中平原14.43万亩,洼地1.57万亩。灌区地面由北向南倾斜,地面坡降1/1000~1/3000,灌区设计灌溉面积16万亩,历年最大灌溉面积10万亩。

该灌区于1958年4月开发,同年10月开灌。经过历年扩建、续建,灌区工程逐步配套。现有渠首进水闸1座(涵洞式)5孔,闸底高程72.08米,引水流量16立方米/秒。拦河坝长238米,其中冲沙闸2孔,自动翻板闸30孔,顶高程74.8米,滚水坝144米,顶高程74.1米。干渠1条42千米,支渠78条144千米,排水干沟7条89.9千米,支排63条123.7千米,干支渠建筑物2500座;干支沟建筑物848座,斗渠以下建筑物1030座。扬水站装机20台1703马力,扬水能力3.2~5.2立方米/秒。引水工程3处,流量5立方米/秒。灌区内有机井650眼,已配套390眼。总计土石方823.5万立方米,工日550万个,总投资835万元,国家投资284.6万元。

该灌区先后治理了汤河、义相河、柳沟、茅子沟、宋沟、星移沟、梁子沟、黄白沟、洪沟,形成了合理的排水系统。

灌区开发前,粮食平均亩产115公斤,1990年粮食亩产46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