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湖村的来历

五湖村的来历

临沂城东汤河两岸,由北向南排列着十个同名“五湖”的自然村。为什么这里的人们对“五湖”一词大感兴趣,非争着叫这个名字不可呢?原来此处流传一个有趣的故事。

相传明朝五湖这地方,虽然已初具村里雏形,却没有名字。村头大路旁边,住着一对老夫妻,以卖酒为生。虽系村醪,但也气味醇厚,堪称佳酿。所以过往客人到此,往往要喝上几杯。

一个初冬的早晨,朝阳初上,晨露未晞,老汉刚刚挑出酒旗,远远望见大道上一匹快马驮着一人飞奔而至。那人抬头望见酒帘,未及下马,急忙问道:“有好酒吗?”老者答道:“有上等好酒,客官请便!”那人并不言语,翻身下马,走进酒店,说:“来一制壶!”当时一制壶重量五斤,一般酒量的人是喝不了的。老者见状,知道是一位酒家,哪敢怠慢,连忙拿来大碗,满满斟了五碗,摆在柜台上。那人一口气喝了这五碗酒,连声赞道:“好酒,好酒!再来一制壶!”又照样饮毕。然后留下三壶酒钱,嘱咐道:“后边有我一个伙计,马上就到,等他到时把这一制壶酒留给他喝!”说毕,把马鞭挂在门前酒旗下面,说道:“他看到我的马鞭,自然会停下饮用。”老者连声称是。那人飞身上马疾驰而去。

老者收了酒钱,就在门前等候。果然不一时,又有一骑快马飞来。马上的人看见了酒旗下面的马鞭,滚鞍下马,忙问:“有留的酒吗?”老者连忙答道:“留有一壶在此。”来人并不用碗,举起制壶一饮而尽。又问:“还有吗?”老人回答:“只留一壶。”来人酒兴未尽,怎奈身上无钱,不能再买,惋惜地说道:“好酒!只可惜太少……”只好拿起前人的马鞭,上马疾驰而去。

大约几袋烟的功夫,大路上尘土飞扬,跑来一彪人马。为首的一位军官打扮的人,立马扬鞭向老者问道:“借问老丈,曾见有两个骑马人从此经过否?”老者答道:“已过多时了。”“曾在此用饭否?”答道:“二人喝了三制壶酒,足够十五斤呢!”军官听罢,长叹一声,挥手示意众人下马。军官道:“他俩既然喝了酒,追不上了。即使追上,我们也不是他俩的对手,擒不住了。我们也喝点酒回去吧!”众人放下手中的铁尺、钢叉、刀枪等武器围坐吃酒。

慢慢得知,这为首的军官姓张,名谦,乃江西赣县人士。洪武时,因军功授沂州卫前所百户之职。这次奉命追捕两名江洋大盗,已经跟踪追击了三天三夜,没给对手休息和饮食的机会。而今知道对手已经有酒在腹,必然力气大增,势难捕获,只好作罢。

原来这军官也是不醉之量,又兼追捕未获,郁悒不快,竟然豪饮了五壶美酒。起身付了酒资,然后问道:“这个村庄叫何名字?回去好向州官回报。”老者答道:“村庄初成,尚无村名,请赐一个吧!”军官趁着酒兴笑道:“我今天捕逸到此,竟喝了五壶好酒,就叫‘五壶’作为纪念吧”。从此这村就定名五壶。

后来,随着生活发展,人口渐增,这一带先后出现了十一个“五壶”。其中“捕逸五壶”后来用谐音字演变为“蒲沂庄”。其余十个五壶,也演变为“五湖”,并各冠姓氏,就成了十个五湖村。(选自《琅琊乡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