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河东交通

第八章 河东交通

旧时期的河东区交通闭塞,没有宽阔的大道。南北主要沿沂河东岸而行,沂、沭两河之间的南北通道多是羊肠小道。东西方向主要有三条线路,南线从九曲店经过重沟、临沭夏庄到赣榆县;中线从九曲店到相公、板泉、十字路、坪上去日照;北线从九曲店、独树头、汤头、莒县夏庄到莒县县城。这些古道狭窄崎岖,有的跨越多条河流,且没有过河桥梁,可是跋山涉水。新中国成立后,这几条线路被修筑了公路,早期为沙石路面,后来改为水泥路或沥青路。进入1990年后公路建设快速发展,2000年后实现村村通路面硬化。近年村庄道路大多完成了硬化、亮化,2015年开始的“美丽乡村”工程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农村公路595条,总里程达924.286千米。其中县道9条、123.942千米,乡道16条、98.038千米,村道570条、702.306千米;其中二级道路116.43千米,三级道路68.093千米,四级道路739.763千米。全区已经实现了村村通硬化路,初步形成了干支相连、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络。

作为年轻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具有先天的后发优势,设区以后的城市化进程迅速。南部以经济开发区为主体建设了十大社区,街道纵横有致,城市交通完善。沂河东岸九曲、太平、汤头街道城市化程度较高,具有了一定的城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