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河上的码头

沂河上的码头

沂河上有不少码头,大码头不多,但小渡口不少。

大码头,最著名有两个,一个是郯城县的马头镇,一个是临沂。

临沂沂河西岸的码头,过去有两个,一个在琅琊王墓东,主要是行人码头。第二个在青龙寺和天后宫以东,称南码头。如今青龙寺只剩下两棵大银杏树,天后宫已不知在何处了。大约在解放路桥的南侧即是旧时码头了。南码头是货物码头,夏季丰水期,帆船运载南货到来,也载本地的货物离开。南货主要是楠棒、陶瓷、桐油、绸缎、白糖、药材、纸墨等;北货主要是临沂本地的山果、木材、煤炭、药材等。据说当年这里的码头还是很繁忙的。

据说九曲店名字的由来,就是因为它地处沂河弯曲之地,是个大渡口,有码头,开店的多,因此就叫了九曲店。乾隆时期捐修木桥的孙泽世举人,就是这个村子的。

在九曲店北面的独树头,过去也是重要的码头地点,农历三、八逢集,五金产品、绫罗绸缎、牲畜、副食等应有尽有,河东河西生意往来靠的就是这两处码头。当时河上的船很少,所谓的摆渡大都使用人们自制的木棒排,也就是用绳子将木棒捆成排,放排非常危险,水涨时木排冲击力很强,加上排上没有防护设施,排与排冲撞时不免有人掉到河里,也曾因此淹死过人。

西岸的码头渡口还有船流、彭家渡口,东岸的码头主要有九曲店、独树头、白塔汤坊崖、亭子头等,往南则有李家石河和几个道口。

沂南县河段,有杨家道口、北于、许家庄、河阳四个渡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