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相关知识
无论是选择长焦距的镜头拍摄,还是选择短焦距镜头拍摄,一般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主题内容的需要;二是镜头所具有的成像特性。作为一名摄影记者,要能够依据被摄主体的需要和镜头的成像特性来选择不同焦距的镜头,为拍摄而服务。与此同时,还要掌握对镜头的保养基本常识,让镜头始终处于最佳的状态。
(一)新闻摄影镜头的选择
镜头焦距的种类,一般分为标准镜头、广角镜头、长焦镜头和变焦镜头,等等。我们在选择摄影镜头时,要依据镜头分类的方法来进行选择。
1.标准镜头
什么是标准镜头呢?通常是将焦距长度接近相机画幅对角线长度的镜头定义为标准镜头,例如,传统135相机使用的胶片画幅尺寸为24mm×36mm,其对角线约为43mm,那么,接近于43mm长度的就是135相机标准镜头,如人们使用较多的50mm、52mm两款标准镜头;传统120相机的胶片画幅尺寸为60mm×60mm,其对角线约为85mm,那么,接近于85mm长度的就是120相机标准镜头,如人们使用较多的75mm、80m两款标准镜头。也就是说不同画幅的相机,其标准焦距是不同的,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不管是镜头焦距为50mm的135相机,还是镜头焦距为75mm的120相机,还是镜头焦距为105mm的4×5英寸相机,它们的视角相同或接近。因此,一般的认为,凡视角范围在45°~55°之间的都可以认定为是该相机的标准镜头(如图2-20所示)。
现代数码相机通常是以图像传感器,即CCD芯片或CMOS芯片尺寸的对角线来划分,例如,某一数码相机CCD芯片或CMOS芯片的长宽尺寸为16mm×25mm,其对角线是32mm,那么,接近于32mm长度的就是这台数码相机的标准镜头。如果数码相机的CCD或CMOS芯片的面积与传统135相机胶片画幅完全相等的话,那么,它们的标准镜头也就相同了,我们称之为全画幅数码相机,如佳能的EOS-6D等。但是,遗憾的是绝大多数的数码单反相机的CCD或CMOS芯片面积比传统135相机胶片画幅都要小。如果要与135相机相对接,需要乘以一个系数,如1.8,1.5,1.6,1.2等,数码单反相机转换系多以1.5或1.6为主。例如,佳能700D数码单反相机标配的镜头焦距是18mm—105mm,如果将镜头焦距18mm端拍摄的视角,换算成全画幅镜头焦距的视角,就要乘以1.6的系数,即18mm×1.6=28.8mm,也就说相当于135相机28.8mm焦距拍摄的视角范围。而105mm端拍出的视角相当于135相机168mm镜头拍出的视角范围(关于转换系数在第五学习单元中详细讲述)。
标准镜头所拍摄出的图像和我们从水平视角观察到的景物效果十分接近,也就是说,我们人眼主要观看到的景物,大体上就是标准镜头所拍摄到的范围,而且画面的空间感、透视感也都十分接近。不仅如此,标准镜头的成像质量也往往是各类镜头中最好的。正因如此,标准镜头也受到摄影记者的青睐。
2.广角镜头
广角镜头是相对于标准镜头而言的,其焦距短于视角大于标准镜头。广角镜头可分为小广角镜头、广角镜头和超广角摄镜头三类。以全画幅数码相机为例,凡焦距在35mm—40mm之间的称为小广角镜头;凡焦距在20mm—34mm之间的称为广角镜头;焦距在20mm以下的称为超广角摄镜头(如图2-21所示)。
广角镜头具备四大性能:一是视角大。其规律是焦距越短视角越大;二是景深大。随着焦距越来越短,被摄影像的纵深清晰范围会越来越大;三是近大远小收缩比例明显。带来强烈的透视效果,且焦距越短效果越明显;四是易出现畸变。特别是画面的边缘,变形更加明显。这在摄影实践中要特别注意,以防主体人物出现畸变。
由于广角镜头能够在比较近的距离内拍摄到比较大的场景,景深也很大,因而是新闻摄影记者所必备的镜头,如17mm—35mm等。
3.长焦镜头
长焦镜头是相对于标准镜头而言的,其焦距长于视角小于标准镜头,长焦镜头可分为中长焦镜头、长焦镜头和超长焦镜头。以全画幅数码相机为例,凡焦距在70mm—160mm之间的称为中长焦镜头、170mm—260mm之间的称为长焦镜头、270mm以上称为超长焦镜头。长焦镜头具备四大性能:一是视角小。其规律是焦距越长视角越小;二是景深小。随着焦距越来越长,被摄影像的纵深清晰范围会越来越小,特别容易拍摄虚实结合的影像;三是明显压缩画面应有的空间感,使被摄前后的景物或人物缩短了应有的距离,且焦距越长这种现象越明显;四是不易出现畸变。
在新闻摄影中,长焦镜头适合于抓拍和偷拍。常识告诉我们,距离被摄对象越远,越不易打扰被摄对象,因而越能够拍摄到更为真实和自然的画面。长焦镜头还尤为适合体育摄影。常用的有70mm—200mm、100mm—300mm、600mm等变焦镜头和定焦镜头。
长焦镜头也会带来一些操作上的不便,主要体现在画面清晰度的下降。一是缘于快门速度慢,按下快门的瞬间极易造成相机的晃动,致使影像清晰度下降;二是缘于焦距长,景深小,调焦稍有不实,致使影像清晰度下降;三是缘于拍摄距离越远,空气中尘埃、颗粒物相对就越多,加之透镜本身的问题,易产生影像偏灰和反差偏小的现象,导致图像整体效果下降。因此,当使用长焦镜头时,一定要使用三脚架拍摄,确保画面清晰度不因使用长焦镜头而下降。
4.变焦镜头
一只变焦镜头可以起到若干只定焦镜头的作用,它可以在不更换镜头的情况下,通过旋转镜头上的焦距环而改变焦距。比如,一只70mm—200mm的变焦镜头,只需转动变焦环就可以获得70mm—200mm之间的任意焦距段,因而,广泛应用于不同题材的摄影之中(如图2-22、图2-23所示)。
变焦镜头一般分为自动变焦和手动变焦两大类,在镜头上通过旋转焦距环来改变焦距的为手动变焦,而通过机身上的按钮来改变焦距的为自动变焦。数码非单反卡片型、功能型相机通常为自动变焦,数码无反和数码单反相机通常为手动变焦。对于变焦镜头,可以从变焦范围和变焦倍率上来了解和认识。
就变焦范围来看,有超广角到广角变焦,如17mm—35mm;有广角到中长焦变焦,如24mm—105mm;有标头到中长焦变焦,如50mm—100mm;有中长焦到长焦变焦,如80mm—200mm;有长焦到超长焦变焦,如200mm—400mm;还有从广角到超长焦变焦,如28mm—300mm等。
就变焦倍率来看,有两倍的变焦镜头,如35mm—70mm;有三倍的变焦镜头,如35mm—105mm;有四倍的变焦镜头,如50mm—200mm;有五倍的变焦镜头,如28mm—135mm;还有六倍直到十倍以上的。不管变焦倍率如何,实际上都是长焦和短焦之比,变焦倍率越大使用起来就越方便,但带来的问题也就越多。
首先,变焦镜头的成像往往不如定焦镜头成像质量好;其次,变焦倍率越大,所要求的透镜片数相对就越多,对透镜的成像质量要求就越严格。专业变焦镜头的成像质量相对较高,而非专业变焦镜头的成像质量相对较差。
使用变焦镜头进行拍摄时,首先要将镜头焦距调至最长焦处进行聚焦,聚焦完成后,再把焦距旋转到所期望的焦距段上,只有这样,所有焦距段上的影像才能始终保持清晰。如果是在短焦距端直接调焦,一旦推到长焦端影像就不一定清晰了。
图2-20 135单反相机50mm标准镜头
图2-21 24mm广角镜头
图2-22 24mm—70mm变焦镜头
图2-23 70mm—200mm变焦镜头
5.防抖镜头
防抖镜头是指具有防止抖动功能的镜头。其简称为“IS”(Image Stabilizer)或“OIS”(Optical Image Stabilizer)。这种具有防抖功能的镜头能够减弱因手持相机拍摄不稳或晃动而使影像清晰度下降的现象。防抖镜头通常能够解决两级快门速度,举个例子,当你使用120mm镜头拍摄时,你手持拍摄的快门速度一般不应低于1/120s,但是如果你使用的是具有防抖功能的镜头拍摄,你的快门速度可以在降至1/30s,同样可以达到1/120s的稳定效果。
最早推出防抖概念的是日本尼康公司,该公司在1994年推出了具有减震(VR)技术的袖珍相机。次年,日本佳能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支带有图像稳定器的镜头75—300mm f/4-5.6 IS,其中IS是影像稳定系统(Image Stabilizer)的缩写,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防抖系统”。防抖镜头所采用的防抖技术,主要有光学防抖、CCD防抖和电子防抖三种技术,其中,光学防抖技术效果最好。光学防抖技术是将镜头内的陀螺仪检测到微小的移动信号传至微处理器,通过计算得出需要补偿的位移量,然后通过补偿镜片组,根据镜头的抖动方向及位移量加以补偿,从而有效的克服因相机振动产生的影像模糊,确保画面图像的清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