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分析
图9-20 贵州荔波农民雨中春耕忙沈志军 摄
图9-21 亚运会艺术体操个人全能冠军赛吴峻 摄
案例9.3
久旱的贵州盼来连续两天的降雨,农民们抓住时机,冒雨在田间翻地春耕,这是摄影记者沈志军拍摄到的新闻照片(图9-20)。在这张新闻照片中,除了新闻主题“雨中春耕忙”以外,优美的曲线线条成为该图片的亮点,画面上的曲线线条将一块块田埂分割又组成一个整体,令画面呈现出图案般的美感,让人赏心悦目。
图9-21是摄影记者吴峻拍摄的哈萨克斯坦选手安娜·阿利亚比耶娃在广州亚运会艺术体操个人全能决赛中精彩的瞬间,该新闻照片又一次让我们感受到线条的魅力。画面中体操运动双臂向前伸展的线条、修长双腿扬起而组成的菱形线条,再加上手中挥舞飘带形成的椭圆形的曲线线条,相互交织在一起,给人以美轮美奂、美不胜收的视觉享受。
事实上,任何一张画面中都会有线条,线条无处不在,有形线条与无形线条,有序线条与杂乱线条,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有些线条看似无序杂乱的线条,但只要我们稍微改变一下角度就会从无序杂乱中看到有序。因此,作为一名摄影记者,要不断发展自己的眼力,让线条成为画面的亮点。
案例9.4
在新闻摄影中,如何配置画面中的影调,主要取决于被摄对象的特征和现场的情绪气氛。在图9-22这幅新闻照片中,摄影记者显然是将穿着鲜艳服装的少数民族作为画面的主要形象。从画面中看出,摄影记者首先将身着鲜艳明亮服装的少数民族代表置于色彩单一、明度较低的背景下;其次是选择了俯角拍摄,将身着深蓝色服装的陪体作为画面的前景,这样就形成了前景、背景与主体形象之间在影调上的强烈对比,这种强烈的影调对比,让主体形象变得更加醒目和突出。可以说,画面影调的配置在这幅新闻照片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图9-22 全国人大十二届二次会议闭幕会前夕代表拍照留念 盛佳鹏 摄
图9-23 端午节前香包俏销 张延林 摄
在新闻摄影中,摄影记者还常常通过色调布局形成画面的主色调,“端午节前香包俏销”就是这样一幅照片(图9-23)。该照片记录了一名女孩儿正在街头市场选购端午节香包时的情景,为了突出节日喜庆氛围,摄影记者在配置画面色调时,有意将色彩鲜艳的香包充满画框而形成画面的主色调,暖暖的主色调很好地渲染和烘托了节日气氛,而环绕画框的香包还起到引导视线的作用,引导读者关注到画面中的主体形象。
我们再来看看摄影记者王继林在他的摄影作品中是如何配置色调的(如图9-24所示),整幅画面中市区街景以消色为主,形成大面积的灰色色块,身着橘红色工服的清洁工只占画面很小的面积,形成画面小面积的橘红色色块,进而产生强烈的对比,主体人物更加醒目突出,收到了以小胜大的视觉效果,这就是色调配置所产生的情绪力量。当然,色调配置的方法还有很多方面,你将在学习完本单元后掌握更多的色调配置方法。
图9-24 山东发布霾黄色预警 王继林 摄